竹林七賢幾乎個個有音樂天賦,其中尤以阮籍、阮咸和嵇康的造詣高。嵇康“少好音聲,長而玩之”,在音樂實(shí)踐和理論方面都有極高的成就,在中國古代音樂史上有“嵇琴阮嘯”之說。在嵇康看來,“眾器之中,琴德最優(yōu)”,故琴伴隨了他的一生。
有一天,嵇康拿著心愛的琴,到洛陽拜訪山濤。山濤正在考慮如何讓嵇康到洛陽做官,因此一看到嵇康,非常高興,二話不說,取出好酒就請他喝。山濤看嵇康喝得差不多了,心想要是把嵇康的琴給毀了,讓他了無牽掛,他就會入朝做官了。于是,酒壯人膽,山濤上去就奪嵇康的琴,欲毀之。 嵇康雖然酒喝得不少,但頭腦還清醒,看到山濤的舉動,頓時大怒,道:“我變賣祖業(yè)才置了這把琴,你若把琴毀了,我就死給你看!”
山濤這才明白,想說服嵇康,不能硬來,于是趕緊住手,并向嵇康求饒。嵇康憑借他的好琴藝,得到“仙人”指點(diǎn),學(xué)了千古名曲《廣陵散》。 有一次,嵇康投宿到洛陽建春門外的月華亭。建春門外的馬市是刑場所在地,每年秋季都要在此處決一批犯人。月華亭距馬市不遠(yuǎn),經(jīng)常“鬧鬼”,附近百姓惶恐不安,但嵇康并不懼怕。
一天深夜,嵇康了無睡意,就坐在燈下彈琴,忽見窗外飄來一個身高丈余的黑衣人。嵇康不為所動,繼續(xù)彈琴。他邊彈邊與黑衣人閑聊,并稱黑衣人為“仙人”。“仙人”被嵇康的優(yōu)美曲子打動,便向嵇康要來琴,把自己的得意之曲《廣陵散》彈給嵇康聽。嵇康一聽,這曲子果然不同凡響。嵇康請求“仙人”將這首曲子傳授給他,并答應(yīng)其提出的不把這首曲子傳授給他人的要求。后來,當(dāng)竹林名士阮孝尼想跟嵇康學(xué)這首曲子時,嵇康硬是沒有答應(yīng),以至于此曲終成絕唱。
曹魏景元三年(公元262年),嵇康被弄臣鐘會構(gòu)陷,死于司馬昭的刀下。 行刑前,嵇康對刀斧手說:“行刑的時間還沒到,我能彈一首曲子嗎?”刀斧手被他視死如歸的氣魄所震懾,讓人將嵇康的琴拿來。嵇康從容不迫地彈起《廣陵散》,彈畢從容赴死。
嵇康被殺的當(dāng)晚,洛陽上空落下一塊巨大的隕石,洛陽百姓紛紛傳言,說天上的文曲星隕落了。消息傳到司馬昭耳中,司馬昭深信不疑,并為自己的行為感到懊悔,《世說新語》里于是有了“文王司馬昭亦尋悔焉”的記載。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dú)家負(fù)責(zé)媒體運(yùn)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