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婚俗
http://m.b6man.com 添加時間:2014/4/25 9:07:47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市民社會最為發(fā)達的時期之一,都城東京市場繁榮,物流通暢,因此那時的婚嫁禮節(jié)也較為完備,對現(xiàn)世的影響最為深遠。
宋時婚嫁,從擇親,訂親到娶親,都有一套繁瑣而有趣的禮節(jié)。擇親時,先是男方看上了女方,托媒人拿著“草帖子”上女方家提親,這草帖子上一般會寫著希望聯(lián)婚的話,和男方家的一些基本情況,因為寫得不詳細,所以叫做“草貼子”。如果女方同意了,男方再托媒人送來“細貼子”,細貼子上就會寫明男方的生辰年月,甚至還有祖上三代的名諱以及家產(chǎn)、官職等情況,徹底向女方交代家底。同“細帖子”一同送去的還會有酒、絹等禮品,有趣的是因為希望女方同意這門婚事,送去的酒就叫“口酒”,而女方接禮后,也會回一張“細帖子”,這就表明女方同意了。之后,男方就會拿著兩張?zhí)?ldquo;合八字”。“合八字”是極為重要的一環(huán),如若八字不合或相沖是被視為不吉,不能結親。如果八字沒什么問題啤酒瓶進入下一個程序“相親”。相親是男女雙方選好日子,由男方派家里的女眷,一般是由未來的婆婆帶上姑姑,或是妗子、嫂子等一兩個親戚到女方家相媳婦。如果男方家相中了就會把準備好的金銀釵插到姑娘頭上;如果沒相中,也留兩段彩緞給姑娘壓驚,意思是驚擾了人家,婚事也就到此為止了。
相親滿意后,婚禮議儀式就進入實質(zhì)性的階段----訂親。宋時的開封人訂親講究“三媒六證”,媒婆在整個婚嫁儀式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男女雙方間傳話、送禮全靠媒人溝通。媒人每次說媒都是三個人一起去,所以叫“三媒”。“六證”則是指雙方的主婚人,雙方的媒人以及“定帖”。定帖想必相當于今天的結婚證,上面會寫上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訂親年月以及一些祝福的話,一式兩份。三媒六證都齊備,意味著婚事的確定,此時男女雙方都不能反悔了。
婚禮的舉行無論是在宋代的汴京,還是在開封都是不可或缺的隆重的大禮,F(xiàn)如今,開封的青年男女一旦定下了結婚日期,男方就要到女方家登門“送好兒”。即通知女方家結婚日期,并送去結婚用的服裝、首飾、化妝品等等禮品。而女方家也回禮,一般是男方婚禮上穿的服裝、皮帶等等。這種禮節(jié)源于宋代的“下定”。宋時的“下定”是在雙方相親滿意后,男方托媒人到女方家送彩禮,下聘書,定黃道吉日成大禮。宋時選的“宜嫁娶”黃道吉日,多數(shù)安排在訂親的半年后,選擇一個雙日,表示好事成雙。進入臘月則是沒有忌日了,所以臘月是宋時的結婚旺月。
結婚前一天,男方邀請女方的親朋好友來到布置好的新房,“認門子”,提意見,參觀參觀,叫做“看房”。這是由宋代婚嫁中“鋪房”演變過來的。宋時女方家要在迎娶的前一天晚上派“全活人”(兒女雙全、父母健在的年輕婦女)和女眷到洞房掛帖,鋪設房臥,并且對屋內(nèi)擺設不合適、不周到的地方及時糾正。按老規(guī)矩,床鋪好后,還要請“全活人”向床帳里撒花生、紅棗、等干果,謂之“撒床”。撒紅棗核桃是取“早生貴子”的諧音;花生則意味著花花搭搭生,代表對新人兒女雙全、有兒有女的祝福。“鋪房”的當晚,洞房還忌空房或新郎單獨睡。因此,新郎往往會請族中男性作伴同睡,俗稱“壓床”。“壓床”的習俗在開封流傳至今。
結婚坐轎的習俗源于宋朝,這個習俗流傳深遠,直至民國我國很多地方依然保持著這樣的傳統(tǒng)。
迎親一大早,男方家會先在門前貼上“喜對兒”,殷實的人家會準備一頂八抬大轎,即便是貧寒小戶也會預備一頂四抬大轎,轎上結紅掛彩。花轎出發(fā)前,還要用香油點燈“照轎”,再用醋和火鉗“燎轎”,然后鳴鑼開道,鼓樂齊鳴去迎親。
而那邊新娘子也早早地梳洗完畢等待迎娶。等先期到來的“娶女客”給新娘“上了頭”,花轎就到了。這時女方家緊緊把門關上,“送女客”會百般刁難新郎,新娘則端坐房中。待到新郎打躬作揖并給了“喜封”之后,女方才開門迎接。歡鬧聲中,新郎新娘拜別女方父母長輩,雙雙上轎(后來男方改為騎馬)。一路上鞭炮齊鳴,鼓樂喧天。
迎親隊伍回到男方家,男方家的迎客要討點“喜封”才讓新娘下轎,俗曰“攬門”。新娘下轎前,陰陽先生拿一個斗,把里面的谷子、豆、錢再混合了干果之類的東西往門外而撒,讓圍觀的孩子爭相搶去,名曰“撒骨豆”。
撒完骨豆,新媳婦下轎,但是新媳婦的腳不能沾地,要踏著鋪好的青布條或者沾席,由一個人捧著鏡子在前面倒退著走,引導新媳婦路過馬鞍子、秤等物事,進入家門,進入家門以后,新郎就會用同心結牽著新娘一起拜祖宗、拜長輩,稱作“拜天地”。
女客在新床上撒上一些金錢彩果后,會把新郎新娘的一些束頭發(fā)結在一起,謂之“和鬃”,結發(fā)夫妻的說法大概就由此而來的吧!之后就是喝交杯酒。有意思的是,一對新人喝完了酒,要將兩個酒盞兒擲在地上,如果酒盞兒是一仰一合,則表示大吉,大家都會很高興,紛紛向兩家道賀。這一切在眾人祝福的目光下結束以后,禮儀基本完成了。
今天開封的婚慶禮儀較之宋時汴梁雖然已經(jīng)簡化了許多,但一些傳統(tǒng)習俗例如“貼喜對兒”、“迎親”、“上頭”、“討喜封”、“拜天地”等都保留了下來。只是“轎子”改成了“轎車”,“鳳冠霞帔”換成了“西式婚紗”。然而,近幾年來,隨著人們民族意識的增強,一股復古風潮正悄然襲向婚慶禮儀式,不少古城的年輕人又穿起了鳳袍馬褂,坐起了轎子,辦起了傳統(tǒng)宋式婚禮?梢娝物L宋俗對今日開封影響之深。
(作者:未知 責任編輯:徐鵬)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