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何處珠璣巷
http://m.b6man.com 添加時間:2014/2/17 10:54:48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你如果到了廣東,翻看客家人的族譜,會發(fā)現(xiàn)上面大都記載著他們的祖籍地是珠璣巷。
廣東的珠璣巷很多,其中南雄珠璣巷是最古老的,也是最有名氣的。
關(guān)于珠璣巷的得名,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珠璣巷原名敬宗巷。在唐敬宗時代,這條巷子里住著一戶人家,戶主名張昌,家庭和睦,朝廷便賜他一批珠璣寶貝。為了避唐敬宗的名諱,該巷名字順理成章改成了珠璣巷。
另一種說法是,北宋末年,由于開封被金人攻陷,大批中原官民隨高宗和隆皇后出走,有些更是翻越梅嶺山脈,寄居在這里。為了紀念在開封所居住的珠璣巷,遂把這里也命名為珠璣巷。這批難民共有97戶33姓。他們的子孫后代在宋末元初時,一批一批地循北江遷徙到珠江流域一帶,成為后來廣東各地鄉(xiāng)族的祖宗。
明末屈大均《廣東新語》卷二兩次提到了珠璣巷。其一,題為《珠璣巷》:
吾廣故家望族,其先多從南雄珠璣巷而來。蓋祥符有珠璣巷,宋南渡時,諸朝臣從駕入嶺,至止南雄……亦號其地為珠璣巷;如漢之新豐,以志故鄉(xiāng)之思也。
其二,題為《珠璣巷名》:
珠璣巷得名,始于唐張昌。昌之先,為南雄敬宗巷孝義門人。其始祖轍,生子興,七世同居。敬宗寶歷元年,朝聞其孝義,賜予珠璣絳環(huán)以旌之。因避敬宗廟諱,改所居為珠璣巷。
其實,這兩種說法并不矛盾。也許這里本來就叫珠璣巷,而那批開封人在開封居住的地方也叫珠璣巷。正因為如此,當他們顛沛流離之際,看到這個巷名時,感覺該是何等親切。所以,他們才選擇定居在這里。在這里,他們重新找到了家的感覺,重新獲得了溫暖。以至于他們的后代遷居到別處時,仍然沿用珠璣巷的名稱。因為,珠璣巷在他們的生命中有著太深太深的烙印。
這批開封人是北宋滅亡時隨隆皇后南遷的。金兵將北宋全部宗室人員都押往了北國,這位皇后怎么能夠南渡呢?
隆皇后是宋哲宗趙煦的皇后孟氏。
哲宗專寵容貌俏麗的劉婕妤,由于劉婕妤陰招頻頻,孟皇后被廢。
劉婕妤斗敗了孟皇后,晉升為賢妃。3年后,生了皇子,被立為皇后?上,天不遂人愿,不久,皇子和哲宗先后死去。
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向太后垂簾聽政,迎回孟氏,尊為“元皇后”。向太后死后,已經(jīng)身為劉皇后的劉婕妤逼徽宗下詔又廢去孟后。公元1102年,孟皇后重回瑤華宮,瑤華宮失火,她移居延寧宮,延寧宮又毀于火,她只得住進弟弟家。這兩場火燒得都很蹊蹺,很可能是劉皇后派人所為。
公元1126年,金兵攻陷汴京;铡J二帝和六宮有號位者盡被擄北上。孟皇后因禍得福,因沒有住在皇宮,竟被金人遺漏。公元1127年,趙構(gòu)在南京(河南商丘)即位為宋高宗,史稱南宋。高宗尊孟氏為“元太后”。可是孟皇后的祖父名孟元,為了避祖父之諱,孟后改稱“隆太后”。
既然南雄珠璣巷來源于開封珠璣巷,那么,開封珠璣巷在何處?據(jù)記載,北宋東京開封買賣珠寶的地方有兩處,一處在相國寺,一處在皇宮東角樓東。珠璣巷當然不會在相國寺內(nèi),所以珠璣巷在東角樓東。宋皇宮東角樓遺址在今市圖書館處,所以,將珠璣巷遺址定在今文廟街一代是合適的,于史是有據(jù)的。
(作者:趙國棟 責任編輯:劉懿鑫)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