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的故事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而楊延昭作為楊家將第二代的代表人物則更是受到了廣大人民的喜愛。自古至今,關于楊家將以及楊延昭的故事流傳很廣,演義的版本更是層出不窮。
楊延昭本名楊延郎,為了避諱,而改名楊延昭。幼年的楊延昭沉默寡言,但是總是喜歡玩行軍作戰(zhàn)的游戲,楊業(yè)看了以后說:“此兒類我”。以后出征,每戰(zhàn)必然帶楊延昭同行,注意教其實戰(zhàn)的經驗。楊延昭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成長熏陶,等到成年以后,也成為一個文韜武略的著名將領,在其父楊業(yè)去世之后擔當起北宋的抗遼大業(yè),延續(xù)了楊家將的威名。
雍熙三年北伐,楊延昭與父兄一起出征,攻擊朔州的時候,楊延昭作為前鋒進攻,被流矢射穿了手臂,他卻更為勇猛地作戰(zhàn)。楊業(yè)陣亡以后,楊延昭由奉官升遷為崇儀副使。后來又擔任保州緣邊都巡檢使,在河北的邊防前線任職,多次擊退遼的進攻,維持了當時宋遼的對峙局面。
北宋咸平二年,遼國南下進犯。楊延昭正在遂城,遂城小,又沒有作好防守的準備,遭到了遼軍的猛烈圍攻,城中人心惶惶,而楊延昭召集城中壯丁,授予武器,配合宋軍,全力固守。當時正值隆冬,楊延昭命人擔水澆在城墻上,一夜之間就凍成了堅冰,城墻光滑難登,遼軍的猛烈攻勢也無法繼續(xù),只好撤退了,宋軍繳獲了遼軍遺棄的軍資器械。楊延昭出奇計保全了遂城,顯示了他的軍事才能,他因此功被授予莫州刺史。
遼國南下進犯,身為鎮(zhèn)定高陽關都部署的傅潛率領重兵駐扎在中山,屯兵不出,消極避戰(zhàn),不積極打擊進犯的遼軍。而楊延昭以及楊嗣、石普等屢次請求傅潛增派人馬,主動出擊,傅潛都不聽從,龜縮在中山。即使部下的將領出擊取勝,傅潛也掩蓋他們的功績。后來宋真宗得到報告,將傅潛削職流放。宋真宗召見楊延昭,向他詢問邊防策略。宋真宗對楊延昭的表現非常滿意,稱贊楊延昭行軍作戰(zhàn)大有父風,給他很優(yōu)厚賞賜。
咸平四年,遼國又南下進攻,楊延昭在羊山埋伏精兵,自己率領部隊與遼軍交鋒,將遼軍引誘在伏擊圈,與伏兵一起夾擊,遼軍大敗,陣斬遼國大將。楊延昭因功被加封為莫州團練使。他和當時另外一位邊防將楊嗣,并稱為二楊。
楊延昭等人卓著的戰(zhàn)績,也引起了朝廷中某些人的嫉妒。宋真宗曾經對宰相說:“嗣及延昭,并出疏遠,以忠勇自效,朝中忌嫉者眾,朕力為保庇以至于此”。咸平五年,遼國進攻保州,楊延昭和楊嗣率領部隊支援,還未列陣,就遭到遼軍突襲,部隊損失很大。宋真宗以兩人素以忠勇聞名,赦免了他們的罪過。楊延昭仍然擔任莫州團練使。咸平六年,楊延昭又被任命為緣邊都巡檢,后又遷為寧邊軍部署。景德元年,宋真宗將楊延昭的兵馬增加到上萬人,如遼國進犯,就屯駐靜戎軍之東,并許他便宜行事,可以不聽都部署王超的指揮。
面對遼的瘋狂進攻,楊延昭主張主動出擊,而不應該一味的死守。澶州之役,楊延昭反對議和。楊延昭的主張和當時寇準的主張不謀而合,然而北宋朝廷并未對此作出反應。楊延昭就自己率領人馬進入遼國境內,攻破古城,取得不小的戰(zhàn)果。以后澶淵定盟,楊延昭因為守邊的功勞,屢次升遷,景德二年,楊延昭被授予高陽關副都部署。
楊延昭英勇善戰(zhàn),戰(zhàn)爭勝利之后得到皇上的賞賜,全部分給自己的部下,公而忘私。他本人作風簡樸,號令嚴明,與士卒同甘共苦,繼承了楊業(yè)的作風。楊延昭每戰(zhàn)都身先士卒,獲得戰(zhàn)功,與部下一起分享,所以部下也樂于為他效命。楊延昭鎮(zhèn)守邊防二十多年,正好處在北宋對遼國進行防御的時期,他為保衛(wèi)宋朝的邊防而奮戰(zhàn),保得北宋邊境平安,贏得百姓的愛戴。
楊延昭于大中祥符七年死于任上,終年57歲。宋真宗聽到這個消息,極為悲痛,派使者護靈而歸,河朔的百姓,很多都圍著靈柩而失聲痛哭。北宋朝廷錄用楊延昭的三個兒子為官,并且從楊延昭從門客中選取有才能的人為官。
至于楊延昭被稱為楊六郎的原因眾說紛紜,在歷代楊家將傳說中,都認為楊延昭是楊業(yè)的第六子,故稱楊六郎。但是根據歷史資料記載,楊延昭應為長子。真實的原因是遼人迷信,相信天上北斗七星中,第六顆星是?诉|國的,因為楊延昭對于遼人很有威懾力,遼人就以為他是那第六顆星轉世,因此稱他楊六郎。
至于眾多版本的《楊家將演義》大部分內容也與歷史事實不符,只不過是中國古代強調忠孝思想的服務而已。宋朝積弱,最后亡于外敵,所以遺民們更加追思那些血戰(zhàn)保國的將領。于是楊家將的故事得以廣泛流傳,在流傳過程中,民間加入了許多神奇的人物和故事。到了明朝,又有人編撰出《楊家將演義》,以及《演義》為底本,寫出了《北宋志傳》。
時至今日,在楊延昭當年抗敵的倒馬關城仍存有明朝正德十五年(1520年)修建的“六郎碑”。碑身由漢白玉大理石砌筑,朝南正面書有“宋將楊六郎拒守之處”,楷書字體雄渾有力,兩側雕云圖案技法嫻熟,游人至此,無不肅然起敬,憑吊楊家父子忠魂功績。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50178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