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全區(qū)人在臨淇鎮(zhèn)南大池旁召開萬人會,慶祝和表彰孫占元英雄的事跡,同時把三共水正式改為占元村。
在那熱烈喜慶的日子里,人人懷念英雄孫占元,也重翻著占元村干早缺水貧窮的歷史。臨淇大南山是一架干山,山高無水源,自從有人落腳到這山上,飲用水就全靠雨水和雪永。有力量的人家打一眼旱井,沒條件的連旱井也打不起,靠的是山間石坑里聚積的雨水和雪水。這些水是短暫的,于是常常出現(xiàn)借水、偷水的事,也不斷因為一桶水一瓢水鬧糾紛。老天若是幾個月不落雨,全村所有坑水窖水就全用完了,全村人就得遠到幾公里幾十公里外去取水。因為干旱缺水外出逃荒要飯,苦死他鄉(xiāng),傷人損命啥事都出現(xiàn)過。而今英雄孫占元為保衛(wèi)這塊土地捐軀遠去了,但是三共水依然如故沒水吃,人們心里很難受,也在英雄的鼓舞中覺醒。于是找懂水文的人到村里來找水。50年代依靠農(nóng)業(yè)合作集體的力量,在村里用人工一連打了4眼井,可都是打到16米深時因瘴氣烏煙人喘不過氣來,一個一個停止了,F(xiàn)已80歲的孫立成,帶頭打井日夜打了7個月,最后含著眼淚倒在了坑上。
接著修泥馬溝小水庫。泥馬溝在兩山間,這里流傳著泥馬渡康王的事,言告馬再累再渴也別飲水,但行者見馬累得全身浸汗時,善心給水飲,結(jié)果馬飲水后癱在山間成了一堆泥。泥馬溝水庫蓄水后,解決了高窯自然村30戶人吃水。接著修老石峽小水庫、清羊溝小水庫,這些水庫在當時都起了作用,可是后來一年比一年早。水庫一年比一年蓄的水少了。接著又打早井、早池,搞屋頂接水?梢哉f,所有能解決水的辦法占元村都用了,占元村仍然嚴重地缺水,尤其是干早年頭間題很嚴重。已經(jīng)進人80,年代時,還常常鬧水荒。在縣委縣政府的召喚下,棉紡廠、化工廠火陶瓷廠還用3部汽車給占元村送水40天,一擔水價值是8毛錢。水,萬生之源,占元村人經(jīng)過一次次找水失敗后,心情很沉痛很失望,認定了占元人命中沒有水,沒水什么事業(yè)也發(fā)展不起來,脫不了貧致不了富,直不起腰抬不起頭。建國后,占元人依然在那靠天吃飯、沒水外逃、填飽肚皮即安的貧窮中徘徊了很長一段時間。
改革開放后,占元人在窮困閉塞中起步,雖慢了半拍,但也看到了致富的曙光,扛著行李掂著瓦刀走出大山去山外掙錢去了。他們原本想的只是掙點買油買鹽錢,手中有點零錢就滿足了,可是,走出大山后他們看到了大世界,眼寬了心大了。他們走太原又西安,進北
京、天津,幾年后手頭寬余了,銀行存款了,現(xiàn)代化的城鎮(zhèn)習俗印人腦海了,這一切,怎能不有意無意地傳到山鄉(xiāng)來?特別是那舉手可得的自來水和占元人的飲水難形成多夭的反差?1992年麥收時,幾個從東北回來的建筑工人,走進了占元村黨支書孫軟鎖的家,十分激動地說:“我們在沈陽做工時,在列一士陵園看到了咱孫占元烈士的塑像和墓碑,跟黃繼光烈士在一塊兒。每天去瞻仰的人很多,二還有許多外國人。”接著又心情十分沉重地說:“在外地只要一說我們是占元村的人,別人對我們很高看,羨慕我們這塊地方出了位國際英雄戰(zhàn)士?墒40年過去了,我們村還這么窮,連吃的水都困難,我們對不起英雄,我們站在人前抬不起頭。我們得想法兒,得改變。”他們的一雙雙眼睛望住了孫軟鎖,軟鎖是個十分本分的山里人,干干瘦瘦的,他輕輕地點著頭說:“是這樣,我們首先得解決水,英雄的家鄉(xiāng)沒水吃,咋樣向世人交待。我想了,我要是給村里人解決不了水,我也就自動下臺沒臉再當支書了。”幾個人聽軟鎖傾訴著心聲,看見他人正壯年已經(jīng)有了白發(fā),知道他為村里的事沒少操心。原來他正和村里的干部群眾四下請人看水找水源。因為村里壯年人90%以上常年到外地做工,家里的事全靠婦女和老年人。乘著一部分人回來收麥的機會,全村男女老少都集中議論起解決吃水的事來了。正好這一年占元村解決人、畜用水以工代賑也被立了項,占元人解決水的決心就更大了。接著,請物探隊專家來看水,請礦山專家來看水,找華北物探隊來測量,經(jīng)過多次勘測論證,最后在村邊定下井位,決定在高山頂上打深井。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