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門到小南門的解放大道上,東司門以北,由雙龍巷西口、文廟街東口至東、西棚板街街口、長約240米一段路,原來叫做右司官口街。
開封街名中,以“口”命名者不少,如塘坊口、魚市口、拆樓口等。“口”指街口處,這很容易理解,但右司官是個什么官?或者說是個什么官的衙門口在此,卻很令人費解。
要說明這個問題,首先需從“司”說起,距這里南邊不遠,位于東大街最東端路北的汴京飯店處,原是明清時代的藩臺衙門,也就是河南省布政使署的所在地,簡稱藩司;主管刑罰、司法的按察使簡稱臬臺,使署稱臬司,地址在省府西街。按地理位置,開封人就把地址偏東的藩司稱為東司,其衙門口一片地方稱為東司門;把地址偏西的臬司稱為西司,其衙門口附近則稱為西司門,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常識?扇缃裼殖霈F了個“右司”,是怎么回事呢?其實也很平常,讓我們面向北方,也就是衙門口的方向看,藩司——也就是東司在右側、臬司——西司在左側,故藩司,東司就又有了“右司”的別稱。但這只是一個個例,至今還未聽說有西司是左司之說。
明白了右司的所指,緊接著要說的是這個“官”字。這個“官”是“館”字之誤,這道街曾名右司館街即是證明。不過這個“館”,雖然確實也是個住人的地方,卻既不是賓館,也不是旅館,而是布政使署下屬捕廳臨時拘押人犯的地方,這就是“右司館”——“右司官”的全部含義和來由。該“館”——河南布政司捕廳原設在今右司官口街南端東側,亦即今雙龍巷街西口處,故在“右司官”之后又加了一個口字,成為右司官口。原館早已無存,卻留下了右司館、右司官、右司官口這一段史話。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50178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