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游許昌系列(3)--“三柏一孔橋”的故事
http://m.b6man.com 添加時間:2013/3/6 16:48:48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許昌城東三里橋南約一百米處,古時有座一孔橋,橋頭長著三棵翠柏,它就是三國時代著名的“三柏一孔橋”。
曹操迎獻(xiàn)帝都許以后,為避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嫌,自己經(jīng)常住在潁陰城(今魏都區(qū))軍營內(nèi)。許多文臣武將也都跟隨曹操住在潁陰城內(nèi)。是時,從潁陰通住許都的道路上,有一條河,河上有一座小橋,每逢朝廷出巡穎陰,或文武百官去許都早朝,龍車鳳輦,人來馬去,都要經(jīng)過這里。因為橋太小,常有人仰馬翻之事。素與曹操不和的國舅董承,見此便假傳圣旨,限曹操三日之內(nèi)修成三百一孔橋,違者格殺勿論。圣旨下到曹營,曹操召集文武,舉起一支令箭說:“誰能領(lǐng)兵三千,三日之內(nèi)建成三百一孔橋?”帳前文臣武將一個個瞠目結(jié)舌,抓耳撓腮,只有行軍主薄楊修嘴角掛著笑意。“看來揚主薄成竹在胸啊!”曹操重重地說道。楊修稟曰:“兵丁五百足矣,時限一天即可,并愿立下軍令狀。”曹操聽了,輕輕地點了點頭,隨手把令箭交給了楊修。旁人都暗暗為楊修捏了一把汗:楊修啊楊修,你縱有天大本事,也不能在一天之內(nèi)造出三百一孔橋。“
且說楊修走出相府,立即帶領(lǐng)五百兵丁來到三里河上,命令火速將小橋加固加寬。于是,兵丁們擔(dān)的擔(dān),挑的挑,壘的壘,從早晨干到天黑,又從天黑干到天亮,終于全部完工。楊修又命人從他家的花園里移來三棵柏樹,然后在東西橋頭各立一塊木牌,上寫“三柏一孔橋”。曹操見了,眉頭舒展,嘖嘖贊道:“楊修果然聰明過人”。
三天時限一到,董承便帶人前來驗橋。遠(yuǎn)遠(yuǎn)看去,仍是一孔小橋,不覺心中大喜。走近一看木牌,才知道曹操用計對付自己,而他又是假傳圣旨,有口難辨,便只好卷旗收兵,打道回府。
隨著歷史的變遷,三柏一孔橋雖然早已不存,但楊修智修此橋的故事卻代代流傳。
(作者:解淑云 責(zé)任編輯:丁永豐)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