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游河洛 寫下《將進酒》
http://m.b6man.com 添加時間:2017/10/18 10:53:39 來源:洛陽市旅游局 點擊次數(shù):
李白和他的《將進酒》
“吾愛元夫子,異姓為天倫。”李白與元丹丘情同手足,兩個人在嵩山修道的時候,睡覺可以同蓋一條被子。不過,李白終有一天是要離開的。公元735年冬,李白到洛陽城中待了一段時間。“玄都觀前面這條路,以前是通往洛陽的官道,走著很方便。”《潁陽鎮(zhèn)志》主編王昭渠說。在洛陽盤桓到第二年春天,李白在《春夜洛城聞笛》一詩中表達了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走了。不過,只要聽到元丹丘的召喚,他還會再回嵩山。他的千古名篇《將進酒》就是后來在元丹丘家寫的,當時又來了一位友人,名叫岑勛。
岑勛也是好道之人。公元736年,他慕名到嵩山尋訪李白,卻發(fā)現(xiàn)李白已經(jīng)離開,便向元丹丘打探情況。元丹丘寫信邀李白再到潁陽山居小住,并附上岑勛的詩,表示將置酒相待。李白推托不得,再次來到嵩山。這次會面,三人登上紫云山,臨風把酒,遙望黃河。李白“開顏酌美酒,樂極忽成醉”,回到山居后,又在宴席間寫下《將進酒》一詩,抒發(fā)自己的感情: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這首誕生在河洛大地的千古名篇,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作者:張廣英 責任編輯:12301-3)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