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安德裕:詩禮傳家 父子奪魁
http://m.b6man.com 添加時間:2017/10/17 14:49:55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殿試考官 太宗惜才
宋太宗決定擴充三館(昭文館、史館、集賢院)的館職隊伍,富有才學(xué)的安德裕被任命為直昭文館。北宋前期,三館館職是國家的儲才之地,非文學(xué)高選之士不得任。館職也被士大夫視作清要之職,入三館任職也被譽為“登瀛洲”,是一項極高的榮譽。
淳化三年(公元992年),翰林學(xué)士蘇易簡任權(quán)知貢舉官,負責(zé)當年的科舉考試,有舉子擊登聞鼓申訴考試不公。太宗決定親御崇政殿復(fù)試省試合格進士,并指派史館修撰梁周翰和直昭文館安德裕為殿試考官。為確?荚嚨墓脚c公正,殿試試卷采取“糊名制”,即將試卷上寫有考生姓名、籍貫的一欄用紙糊住,使考官無法辨別試卷的主人。太宗還指著安德裕、梁周翰對宰相說:“他們兩人雖不是名流,卻是久任郎官,一直沒有得到高升的機會。周翰的缺點是器量小,安德裕的問題是嗜酒如命。朕聽說他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改掉了這些毛病,這才任命他們?yōu)榈钤嚳脊,負?zé)選拔人才。”太宗還特賜兩人紫色官服、佩金魚袋,享受三品以上高官的禮遇。
從宋太宗的這番話可以看出,安德裕雖然才華橫溢,但嗜酒的毛病影響了他的仕途升遷。不過,宋太宗是一位重才惜才的皇帝,他還是對安德裕抱有很大的期望,打算重用。不久,安德裕遷官司勛員外郎(正七品)。
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安德裕作《九弦琴五弦阮頌》樂曲,獻給宋太宗。太宗給予了較高的評價,稱他所作樂曲“詞采古雅”。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安德裕遷官金部郎中(從六品)、知睦州(治所在今浙江建德)。任職期滿后,他又被詔回京師,判太府寺。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安德裕卒于判太府寺任上,享年62歲。
獎掖后進 父子奪魁
安德裕才學(xué)卓著、為官清廉,以風(fēng)雅自負。他在任職期間,能夠獎掖、提攜后進之士,一些著名士大夫都曾得到他的舉薦。例如,開一代詩風(fēng)的著名作家王禹偁以及淳化三年(公元992年)狀元孫何,他們在初游詞場、尚未出名時,都得到過安德裕的提攜。安德裕還利用自己的影響竭力為他們做宣傳。遺憾的是,安德裕沉湎于美酒之中難以自拔,雖然也曾多次下決心戒掉嗜酒的陋習(xí),卻沒有成功,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他的政治前程。盡管他是狀元出身、才華橫溢,卻最終沒有能夠得到重用,官止于郎中。
安德裕著有文集四十卷,《宋史》將他列入《文苑傳》,說明了他在文學(xué)上的成就。他的作品絕大部分如今已散佚,在《天臺續(xù)集》中保存有他的一首《送僧歸天寧萬年禪院》詩:跡自青門遠,田衣賁在躬。舊房千嶠外,歸棹五湖東。地力姜畦沃,年支芋盎充。從支乃榮道,一與祖心同。
安德裕出身將門,卻一心向?qū)W,以詩禮傳家。其子安守亮繼承家學(xué),于開寶五年(公元972年)考中狀元。父子先后金榜奪魁,在當時引起轟動,被傳為佳話。安守亮狀元及第后,開封人紛紛走上街頭,要一睹新狀元的英姿。安守亮的事跡未見于現(xiàn)存史籍,他的成長歷程、仕途進遷等一直都是個謎。有傳聞?wù)f他在中狀元后不久便英年早逝。
[1][2]
(作者:書友 責(zé)任編輯:12301-3)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guān)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