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寺改成了龍興寺
關于寧人坊的位置,《唐兩京城坊考》里說:“定鼎門街西,從南第一曰寧人坊。”
寧人坊本名寧民坊,改名是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諱,但改名后,人們多稱其為寧仁坊。
寧人坊里,唐時有一座龍興寺,龍興寺原名中興寺。
《舊唐書·中宗本紀》里曰:“丙子,諸州置寺、觀一所,以中興為名。”
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武則天被逼讓位給兒子李顯——就是唐中宗。為了慶賀李唐中興,唐中宗頒布以上命令,一下子,全國各地矗立起許多中興寺、中興觀,洛陽也不例外。
中興寺的名字僅僅存在了兩年,“庚寅,改中興寺、觀為龍興,內外不得言中興”。
好好的“中興”怎么改成了“龍興”?這緣于時任右補闕的張景源的一份奏疏。張景源認為,唐中宗從武則天手中接過帝位是順理成章的事,說“中興”有點兒言過其實,“咸請除中興之字,直以唐龍興為名”。
唐中宗接受了張景源的建議,下詔:“不得言中興之號,其天下大唐中興寺、觀,宜改為龍興寺、觀……”
油滑的崔日用
寧人坊里,有崔日用的住宅。崔日用是唐朝歷史上有名的油滑大臣。
崔日用是滑州靈昌(今滑縣)人,步入仕途后,先巴結宰相宗楚客,唐中宗復位后官至兵部侍郎。唐中宗暴斃后,他又投靠李隆基,被李隆基的父親——唐睿宗李旦任命為宰相,但上任月余即被免職,外放雍州擔任長史,后又任揚州長史、荊州長史等。
在荊州長史任上,崔日用幫助唐玄宗李隆基發(fā)動政變,除掉了太平公主。
《資治通鑒》里記載,崔日用上朝奏事,對唐玄宗說:“陛下當太子時,如果想鏟除太平公主還需要使用計謀,現(xiàn)在您貴為人主,只需下一道詔書,啥事不都解決了?”
唐玄宗說:“你說得對,但我怕驚動太上皇。”
崔日用答:“如果奸黨得勢,將社稷宗廟化為廢墟,到那時候,您就是想盡孝也沒有機會了。”
崔日用建議唐玄宗先控制住左右御林軍和左右萬騎軍,然后將太平公主及其黨羽一網(wǎng)打盡,這樣就不會驚動太上皇。
唐玄宗依計而行,果然成功。立下大功的崔日用被任命為吏部尚書,后因犯錯,被外放常州任刺史,后又做過汝州刺史、并州大都督府長史。
50歲時,崔日用死在了并州大都督府長史任上。
好人咋沒有好報呢
寧人坊里,還有東都留守韋虛心的住宅。
《舊唐書》里對韋虛心的評價比較高,稱其“為官嚴整”。神龍年間,在一次審理案件時,權臣竇懷貞和劉幽求想讓韋虛心高抬貴手,但韋虛心“堅執(zhí)法令,有不可奪之志”。
景龍年間,西域的羌人、胡人發(fā)動叛亂,朝廷平叛,擒獲了好多俘虜,皇帝下詔將這些人誅殺,韋虛心上奏,認為只斬殺叛軍首領就行了,不應濫殺。皇帝接受建議,有1000余人因此得以保全性命。
無疑,這是一個正直、善良的好官,但好官的家里有不好的事發(fā)生。
唐朝《紀聞》里記載,韋虛心有3個兒子,都夭折了,原因駭人聽聞:他的3個兒子的床下都有大臉怪物,“嗔目開口,貌如鬼神”,他們害怕得要跑時,大臉怪物就化為大鴟,張開翅膀擋住其去路,逼其投井,家人發(fā)現(xiàn)后將人從井中救出,但人已憨,不過數(shù)日就死了。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