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喝酒,喝得爛醉如泥,給人留下酒鬼、廢物的印象,以此來躲避即將到來的災(zāi)禍,就是詐酒避禍。
詐酒避禍的主人公為顧榮,晉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文武全才。
顧榮原來在吳國當(dāng)官,吳國滅亡后,他與大才子陸機、陸云兄弟一起到洛陽逐夢,人稱“洛陽三俊”。
永寧元年(公元301年),齊王司馬冏成功討伐司馬倫,迎晉惠帝復(fù)位,而后做了大司馬,執(zhí)掌晉國朝政,顧榮被任命為主簿。
司馬冏擅權(quán),驕橫恣肆,親小人,遠賢臣,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這明顯是自取滅亡的做法,顧榮看在眼里,憂在心頭,害怕司馬冏到時候倒霉累及自己,于是勸諫:“凡掌權(quán)者,有得勢之時,必有失勢之日。這就是揚雄所說的,旦握兵權(quán)而為卿相,夕失勢則為匹夫。寵辱皆在轉(zhuǎn)眼之間,榮枯就如反掌之易。愿殿下有一顆平常心,妥善處理國家政務(wù)……”
司馬冏哪里聽得進去。顧榮見此情形,只好裝糊涂,寄情于酒。顧榮本來就喜歡喝酒,這一來他喝得更厲害了,“終日昏酣,不綜府事”。
好友馮熊看不下去,勸顧榮:“你整天喝得醉醺醺的,這不是賢者所為,得把精力投到政事上來。”
顧榮長嘆一聲:“我難道不知道酒之為禍敗德嗎,但你看現(xiàn)在這情況,齊王不久必敗,我是他的手下,他一敗哪有我的好果子吃,我也是沒有辦法,只好借酒澆愁了。”
原來這樣啊!馮熊一笑:“我有辦法讓你脫離苦海。”于是,有一天,他對司馬冏的長史葛旟(yú)說:“顧榮整天喝得醉醺醺的,你何不稟告齊王,將他攆出府外,免得誤了大事。”
葛旟一聽有理,于是稟報司馬冏,司馬冏改任顧榮為中書侍郎。
一離開齊王府,顧榮就不喝酒,又勤于政事了,葛旟感到奇怪,問:“為什么一出齊王府,你就不醉了?”顧榮大驚,趕緊又喝起酒來,喝得大醉不醒。不久,他就借故辭官回到江南,徹底脫離了苦海。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zé)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