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題名,衣錦還鄉(xiāng) (資料圖片)
與現在的高考相比,古代科舉考試的評卷很不科學、很不嚴謹。如今高考科目多,試題大都有標準答案,對了得分,錯了扣分,沒啥說的。古代的“高考”,主要考命題作文,主考官的個人偏好及文學水準幾乎決定了考生的“生死”。萬一主考官間接性“失明”,你就是狀元苗子也白搭。公元796年那屆的進士科考試,就發(fā)生過一個考官改錯卷子,才子含恨落榜的悲慘故事。人生總是充滿意外,這個故事后來有了神轉折。
你讓楊大人的臉往哪兒擱
故事的男二號(是的,你沒看錯,不是男一號,而是男二號),乃“高考落榜生”李程。
故事的男一號,是扭轉“落榜生”命運的“路人”楊于陵。
楊于陵素質過硬,十八九歲就中了進士,入朝后當過京兆尹、吏部尚書,有手段,有原則。唐代著名“牛黨”領袖牛僧孺,就是老楊提拔的。牛僧孺是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一生精彩,叱咤風云,進為宰相,退為東都留守,喜歡在洛陽的別墅中與白居易一起玩石頭,人如其姓,牛氣得很。能發(fā)現這種人才的楊于陵,自然也很牛。
話說唐德宗貞元十二年,也就是公元796年,李程同學參加進士科“命題作文”考試,寫了一篇《日五色賦》,自我感覺發(fā)揮良好。出了考場,正碰上楊于陵下班。楊大人拉住李同學的手,親切地問:“這位同學,今年考題難不難呀?你考得咋樣?”李同學激動地掏出草稿給楊大人看。
楊大人邊看邊點頭:“嗯,不錯,此文主題突出、文辭優(yōu)美,乃上乘之作!李同學,今年的狀元非你莫屬!”然后,楊大人就被現實打臉了:他相中的狀元人選,居然落榜了!
比比誰的心機深
楊于陵越想越氣:這么優(yōu)秀的人才都不錄取,主考官是吃閑飯的嗎?可是“高考”不歸他管,要是直接罵主考官,會自討沒趣。咋辦呢?老楊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他在往年的科考試題集里偷偷添上李程的文章,但沒署名,然后拿著去見主考官,故意找碴兒:“你為何要出舊試題?”主考官蒙了:“不是吧,我記得以前沒出過這道題呀……”
老楊拿出舊試題集:“看見沒?這就是證據!早有人寫過這篇賦啦,韻腳都一樣。”主考官嚇得臉都白了,出錯試題可是要出大事兒的呀,怎么辦?怎么辦?
老楊乘勝追擊:“今年要是有人寫出這樣的賦,你給打多少分?”主考官直擦汗:“沒有就算了,要是有,必須讓這人當狀元呀!”話已至此,老楊明白,可以收套了。
老楊拍拍主考官的肩,和藹地批評對方:“不是我說你,你這個考官今年當得失職,錯失人才了!剛才我是逗你玩的,這篇賦其實是今年的考生李程寫的。”
主考官翻出李程的卷子一比照,果然一字不差,羞愧是羞愧,卻也松了一口氣,趕緊填寫“錄取通知書”,重新發(fā)榜,公布李程為“全國高考”第一名。
人生處處是考場
李程“高考”過關,官運亨通,后來也當過東都留守,管轄過東都洛陽,但這個人有個毛。簯猩ⅰJ窌镎f,他好睡懶覺,任翰林院學士時,“常視日影為候”,“日過八磚”才上班,比大姑娘出門還磨蹭, 人送綽號“八磚學士”。所謂“日過八磚”,意思是太陽照到翰林院臺階的第八塊磚。其他學士可是太陽照到第五塊磚時就上班了。而且,李程“不修儀檢,滑稽好戲”,沒正形。
有一年,他聽說有個叫浩虛舟的才子參加考試,考題跟他當年考過的一樣。他怕人家寫的賦超過自己,專門派人調出浩虛舟的試卷看,啟封時忐忑不安,好像自己應考一樣。直到閱罷答卷,他方才心安:“這個人還是不如我水平高!”
對好勝心強的人來說,人生處處是考場,永遠都在拼名次、拼分數,著實難輕松啊!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