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游百命
http://m.b6man.com 添加時間:2017/2/6 10:08:01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數(shù):
在鄉(xiāng)下的老家,有正月十六游百命的習俗。有的地方叫游百病。也有的書上叫踏青。
正月十六的那天早上,天蒙蒙亮時人們便起了床,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兒,成群結隊地走出家門,走到村邊的井邊,邊說著“轉轉井不腰疼”的話,邊順著井沿兒轉圈,有的還打出井水,洗洗眼,說是不害眼病。而后走進麥田,說著“踩踩麥根兒不腰疼”的話,游走在剛剛有點兒泛青的麥苗地里。那時村邊有一柏樹園,是舊時一大戶人家的墳地,長有幾十棵大柏樹,村子邊上的小學校早先是一古寺,舊時的寺內殿宇大多被改建為校舍,但寺院的高大古柏沒變,還長在那里,有的人便去采些柏枝,插在頭上,說著“插柏枝活百歲”的祈愿。還有些身患疾病或意欲預防疾病者,會在游百命時走過的路邊,扔下幾個一分、二分、五分的硬幣,期望把身上的病災或不吉扔掉,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百病不侵,身體健康,全家平安。據說舊時是扔制錢的,也就是銅錢。新社會了,便改為扔一分、二分、五分的硬幣。那時年少,對人們的祈愿與扔硬幣有所不解,心里就想,你扔了消災除病的錢,是要路人撿拾的,那撿拾者豈不是撿了災氣和不吉?這不是嫁災于人,缺德嗎?直到前些時與人再次說起這些往事,心中的“不解”才得以釋然:扔錢者認為,那扔下的錢,經過風吹日曬、塵染雨淋,便被日月風雨消解了災氣與不吉,已無妨于他人。游百命之后,算是年過了,節(jié)也過了,人們脫下新衣新鞋,便要開始一年的勞作。
踏青這種節(jié)令性的民俗活動,源于遠古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有著悠久的歷史!渡袝·大傳》曰:“春,出也,萬物之出也。”春是大地復蘇萬物萌生的時期,據說在西周時,迎春郊游于野外就已成為禮制。不知正月十六游百命的習俗是否始于彼時,也不知這些轉井與腰疼、洗眼與眼病、踩麥根兒與腿疼、扔錢幣與祛病消災等是否始于彼時。這些風馬牛不相及的事,除了游玩還有益健康之外,其他的看不出有什么科學聯(lián)系,但在日子清貧,農耕繁重,缺醫(yī)少藥的舊時鄉(xiāng)下,人們憚于災氣病疾,希望在此一元復始的早春“郊游”中,借助自然萬物的蓬勃萌生,使新年身心強健,四季平安,太平興旺,人壽年豐。
(作者: 責任編輯:12301-3)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