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夸獎一個人文采出眾,你會咋說?才高八斗、才華橫溢、潘江陸海……今兒個咱學個新詞:青錢萬選。
《新唐書》在介紹張鷟(zhuó)時,引用了員外郎員半千的一席話:“鷟文辭猶青銅錢,萬選萬中。”
啥意思?就是說,張鷟的文章就像人見人愛的青錢,每次考試都能被選中。
唐代開元通寶中有一部分由白銅鑄成,精美異常,由于通體發(fā)出青白色的光澤,所以被稱為青錢。
《大唐新語》曰:“文成(張鷟)凡七應舉,四參選,其判策皆登甲第科。”
張鷟多次參加考試,每次都名列前茅,學霸啊。
張鷟是河北人,但與洛陽有淵源。他曾做過河陽縣尉、洛陽縣尉,還寫過一本有名的筆記小說《朝野僉載》,其中對武周時期神都洛陽的人或事多有記載。
張鷟還是一位著名的法律學家,出版了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判例集《龍筋鳳髓判》。
講一個張鷟斷案的故事。
那是他當河陽縣尉的時候,有一次,有個在河陽住店的外地人的驢子丟了,他找了三天都沒找著,只好到縣衙報案。張鷟接案后嚴令追查,偷驢人見此情況就把驢放了,但留下了驢鞍,因為驢鞍值錢。
“有驢就能找到鞍。”張鷟讓人把驢籠頭摘下,驢下意識地走向它近段時間吃草的地方,就走到了偷驢人的家。衙役們跟過去,在這家的草垛下找到了驢鞍。
話題回到張鷟的文采上。當時,他的名氣很大,大到何種程度?《舊唐書》里講了兩個故事。
其一,中使馬仙童被東突厥人俘虜,東突厥可汗問他:“張鷟這個人還在嗎?”馬答:“還在,但最近剛剛被貶了官。”可汗說:“你們朝廷有這么個人而不用,還有什么可怕的呢?”
其二,新羅、日本等國的人很喜歡張鷟,只要派遣使者去大唐,一定不忘花重金買他的作品。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