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正 (資料圖片)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扇翼,飛不過鴉……時遭不遇,只宜安貧守分;心若不欺,必有揚眉之日……”這,就是北宋名相呂蒙正記載自己早年際遇和感悟的《破窯賦》。
呂蒙正幼年貧苦,但三登相位。他功成名就之后,仍注重以德立家,無形的財富使子孫后代受益無窮。
寒窯苦讀高中狀元
呂蒙正生于公元944年,洛陽人。呂蒙正的父親呂龜圖,曾任后周起居郎。呂蒙正幼年的時候,呂龜圖聽信小妾讒言,將呂蒙正母子趕出了家門。母子倆來到伊河畔,在一座廢棄的磚瓦窯里住了下來。母紡線、兒要飯,艱苦度日。
一天中午,北面?zhèn)鱽硪魂囩娐。呂蒙正以為是學(xué)堂上課,到那里一看,原來鐘聲是從學(xué)堂附近的一座寺院里發(fā)出來的。此時,和尚們正在用飯,他肚子餓得發(fā)慌,便上前鞠躬施禮。和尚見他很有禮貌,都樂意給他吃食。從此,寺院鐘聲一響,呂蒙正便去吃舍飯。呂蒙正還經(jīng)常在學(xué)堂門口“偷聽”先生講課,先生很受感動,就讓他進(jìn)去聽講。別人用筆在紙上寫,他用指頭在地上畫。
呂蒙正的母親,早先在娘家學(xué)過“四書”“五經(jīng)”,平時也教兒子認(rèn)些字。聰明好學(xué)的呂蒙正,在逆境中日夜發(fā)奮苦讀。
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呂蒙正考中狀元,是年三十三歲。寒窯中走出的呂蒙正,從此走上顯赫的仕途。
教誨子弟以德立家
呂蒙正對子孫的德行教育非常重視,以德立家。
呂蒙正中狀元后,從八品官做起,直到官拜宰相,一直生活儉樸,不事鋪張。他給7個兒子取名都帶“簡”字:從簡,惟簡,承簡,行簡,務(wù)簡,居簡,知簡。
呂蒙正當(dāng)太子的老師時,寫下了《破窯賦》:“人生在世,富貴不可盡用,貧賤不可自欺。”這篇文章不僅對呂蒙正的后輩起到了重要的教育作用,而且大大影響了原本性情狂傲的太子(后來的真宗皇帝)。
呂蒙正晚年退居洛陽時仍不忘教誨后輩。史料記載,呂蒙正常召諸子立庭下誨之,曾曰:“吾觀舊史,見唐中葉后至周末,亂離相繼不絕,碩茂尊顯,今又奉身至此,知夫免矣。矧若曹皆得為王官,其無為世胄子弟之為者,以自蹈不淑且重污吾,而將以累吾家。”
呂蒙正的訓(xùn)話,就是告誡子孫勿以出身世家而養(yǎng)成紈绔子弟的惡習(xí),而是要時時地注意自己的德行,不斷完善自己。
史料記載,宋仁宗時,呂蒙正的侄子呂夷簡任宰相兼樞密使,大權(quán)在握,呂夷簡的兒子呂公著從壽州(今安徽鳳臺)來京應(yīng)試,樣樣遵守制度,和其他舉子一樣履行各種手續(xù)。
不受賄賂公正薦才
呂蒙正最為人稱道的是他的人品。《宋史》中這樣評價呂蒙正:“質(zhì)厚寬簡,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
呂蒙正初任參知政事時,曾在路上遇到一個官員,該官員說:“這小子也來參政!”呂蒙正假裝沒聽見,一同的官員為他鳴不平,要去詰問此人姓名,遭到呂蒙正阻止:“假若知其姓名,就會終生難忘,倒不如不知為好。”眾人都佩服他的大度。
呂蒙正為官清廉,不接受賄賂。一次,有人找他幫忙升官,將珍藏的古鏡獻(xiàn)給他:“這個鏡子是稀世珍寶,照200里處的東西還很清楚。”呂蒙正卻說:“我這張臉也不過和碟子一樣大小,哪里用得著能照200里的鏡子啊!”那人無趣而去。
呂蒙正的7個兒子都在朝內(nèi)任職。宋真宗曾兩次駕臨洛陽呂府,他見呂蒙正年事已高,便問諸子中誰可委以重任。呂蒙正答:“諸子皆不足用,有侄夷簡,任潁州推官,宰相才也!”呂夷簡后來得到重用,成為北宋有名的賢相。
有個叫富言的人,是呂蒙正的賓客。一天,富言告訴呂蒙正說:“我的兒子十幾歲,想讓他入書院,事奉太祝(北宋官名)。”呂蒙正見到其子后,驚嘆說:“此人將來名位與我相似,而功勛事業(yè)將遠(yuǎn)遠(yuǎn)超過我!”令他與自己的幾個兒子同學(xué),供給優(yōu)厚。富言的這個兒子就是富弼,后來也成為一代名相。
呂蒙正重視家族子弟德行、學(xué)識的培養(yǎng),并形成了家族傳統(tǒng)。在呂蒙正的影響下,其侄呂夷簡、侄孫呂公著都官至宰相,后輩呂祖謙、呂祖儉都是南宋著名大儒……人才輩出,代代不乏。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fù)責(zé)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