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年前的明朝天順(英宗)年間,朝廷特務機關(錦衣衛(wèi))的頭兒叫門達,他的副手是袁彬。袁彬這人有背景:他是英宗朱祁鎮(zhèn)的患難臣子,雖是副職,但握有實權。因為在土木堡大戰(zhàn)中,朱祁鎮(zhèn)被瓦剌人俘虜了。當時皇帝的隨從四散逃命,只有袁彬舍命相隨。
門達很陰毒,主管刑獄時,誣陷了許多無辜臣民,朝廷上下深惡痛絕。門達嫌袁彬礙事,所以私下吩咐小特務編造了莫須有的罪名,欲置其于死地。
當時北京城內有一個工匠叫楊暄,曾經被英宗的老爹(宣宗朱瞻基)派到日本留學,研修漆藝,當時人稱楊倭漆。他聽說門達又要害人,非常氣憤,就寫了一封檢舉信,其中羅列了門達的二十余條罪狀,同時替袁彬打抱不平?扇f沒想到,這封信英宗看過后,竟批轉給了被檢舉人門達處理。
門達將楊暄逮到審訊室,厲聲問道:“你為什么要害我?!”楊暄裝出一臉無辜的樣子說:“大人息怒。我只不過是一介工匠,大字不識幾斗,咱倆又無怨無仇,我怎么會寫信害您呢?”門達指著信上的落款,說:“看看吧,你這可是實名舉報!”楊暄往前湊了湊,看完后對門達說:“您讓手下都先出去,我跟您實話實說吧。”門達一揮手,屋里的特務們都回避了。
楊暄一看屋里沒其他人了就小聲對門達說:“這是李賢讓我找人寫的。我哪里知道這里面說的都是啥呢。”李賢是英宗倚重的忠臣,門達誣陷袁彬的罪狀里也捎帶了李賢。門達聽說是李賢背后使的壞,恨得牙疼。這時,楊暄又說:“您要是不相信,我可以當著皇上和眾大臣的面,把事兒說清楚。”門達覺得這法子好,當即讓人拿酒肉犒勞楊暄。
第二天早朝,門達先將楊暄所說的匯報給了英宗,英宗很生氣,宣楊暄上殿。
楊暄被領上來了。門達一臉邪笑,沖著李賢說:“李大人,那封信可是你的授意?”又指指楊暄,說:“他可是都招了。”
李賢吃驚地瞪大眼睛,氣得嘴唇顫抖,說不出話來。
這時,楊暄大聲說道:“我怎敢無端誣告這位大臣!”
這次輪到門達吃驚了!
楊暄接著說:“我就是一市井小人,哪能見得著朝中的大臣呢?我對天發(fā)誓,是門達讓我說是一個叫李賢的大臣指使我寫的!”
門達一腦門子的冷汗!
這時,楊暄才拍拍胸脯說:“那封信跟誰都沒關系,就是我寫的!”然后他將門達的二十余條罪狀,包括怎么誣陷袁彬和李賢的,說得清清楚楚。
真相大白。英宗從此不再信任門達,并疏遠了他。
楊暄一平民百姓,憑智慧不僅保全了二賢臣,還除去了一奸臣。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