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唐代著名高僧,俗姓陳,洛陽偃師人。咱們今天不講他西行取經(jīng),也不講他撰寫《大唐西域記》,更不講他在大慈恩寺里翻譯佛經(jīng),只講他與唐代幾位君王的交集。
別逼我,我不想還俗
話說玄奘取經(jīng)回來,名聲大噪,唐太宗下旨在洛陽宮接見他。
唐太宗說:“大師,當初你西行取經(jīng)為什么不打報告,悄沒聲地就走了?”
玄奘回答:“我打報告了,但沒人批準。我太想弘揚佛法了,于是偷偷開溜,這是我不對,您該怎么處置就怎么處置吧。”
唐太宗才不會傻到去處置已經(jīng)名揚天下的玄奘。他夸獎道:“大師一心向佛,所以才不懼千難萬險,實在讓人佩服。”
也就是在與玄奘的接觸中,唐太宗發(fā)現(xiàn)他才能出眾,是塊從政的材料,于是勸他還俗,“助秉俗務”。
玄奘拒絕了:“我從小只知道念經(jīng)誦佛,對世俗的事情一概不懂,現(xiàn)在讓我從政,無異于趕鴨子上架,不但做不好事,反而會壞事。”然后,他請求道:“愿得畢身行道,以報國恩,玄奘之幸甚。”
唐太宗也不好再勉強,但他一直記著這事兒。后來遼東有戰(zhàn)事,急需人才,他又想到了玄奘,再次勸玄奘還俗,欲讓玄奘參與戰(zhàn)事。
玄奘仍然拒絕了。
讓我到少林寺翻譯佛經(jīng)吧
唐高宗即位后,也是一個勁兒地勸玄奘還俗,玄奘仍是一口拒絕。
為了離皇帝遠點兒,擺脫“還俗”這個魔咒,玄奘上書,請求允許他回到家鄉(xiāng)的少林寺翻譯佛經(jīng)。
“玄奘從西域所得梵本六百余部,一言未譯。今知此嵩山之南少室山北有少林寺,遠離鄽(chán)落,泉石清閑,是后魏孝文皇帝所造,即菩提留支三藏翻譯經(jīng)處。玄奘望為國就彼翻譯,伏聽敕言。”
他不給唐高宗面子,唐高宗能給他面子嗎?他的報告打上去,很快得到回復:不準。
顯慶二年(公元657年)二月,唐高宗到洛陽巡幸,玄奘陪同,被安置在東都苑的積翠宮從事譯經(jīng)工作。
在洛陽,玄奘再次上書:“望乞骸骨,畢命山林,禮誦經(jīng)行,以答提獎。”
他再次被拒絕。
皇后,您一定能順利產子
顯慶元年(公元656年),33歲的武則天生第三個兒子李顯時,害怕難產,便請玄奘代為祈求佛祖保佑。
玄奘依命誦經(jīng)、祈禱,而后對武則天說:“沒事,您不會有什么痛苦,而且生下的一定是個男孩兒。”
武則天生產那天,玄奘上書稱賀,說看到一只赤雀飛落到長安顯慶殿的御帳內。他對赤雀說:“皇后馬上就要生產了,請佛祖保佑她平安。如果她順利產子,‘請陳喜相’。”
玄奘剛剛祈禱完,就看見赤雀“示平安之儀,了然解人意”。
武則天果然順利產下一子,唐高宗夫婦高興極了,讓玄奘收其為徒,法名“佛光王”。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