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成功后,其勤勞的品德和樸實的性格使帝舜感動,故帝舜決定立大禹為接班人。
大禹繼位為王后,生活還是像以前那樣的儉樸。據說他的飲食異常菲薄,卻對鬼神十分孝敬,祭祀的物品豐富而又清潔。他的衣服都是粗布制的,十分陳舊,但祭祀時穿的祭服卻相當精致。大禹的宮室也非常卑下簡陋,他還經常出現在田間,觀察地里的溝洫系統(tǒng),努力改進農田的灌溉和排澇設施。
大禹有個貼心的臣子叫儀狄,他能用米和水制成酒。一天,大禹心情煩悶,儀狄就進獻美酒讓大禹借酒消愁。大禹先飲了一杯,覺得其味甘美之至,便說道:“好酒好酒!”儀狄聽了,即忙捧壺再斟一杯。大禹又飲完了,頓時眉宇舒展,不知不覺悠然神往,連日憂愁,盡行忘卻了。又連飲幾杯,漸漸談笑風生,精神百倍。儀狄見夏禹如此,又頻頻斟酒,足足又飲了十余杯。大禹的酒量,本來就不如“堯飲千盅,舜飲百觚”,不覺醺醺有醉意,直至更深,方才就寢。這是夏禹從來所未有之事。
一席醒來,已是紅日三竿,這時大小臣工在朝堂上已等久了,人人無不詫異。原來大禹視朝,承帝堯、帝舜成規(guī),總在黎明時候。此刻到了紅日三竿,還不見到,大家疑心他是暴病了。后來派人到宮中探聽,才知道是因酒未醒,大家都覺出于意外,只得紛紛歸去。
且說大禹醒了之后,見紅日大明,不覺大驚道:“今日睡失覺了!趕快去視朝呀!”說著,便翻身而起,那知鼻管喉間尚含有酒氣,猛然想起昨晚飲酒之事,不禁爽然,暗想道:“我受酒之害了!”大禹起身之后,知道眾臣工已來問過,早朝已散了,不禁大悔大恨。這日在宮中亦不外出,便將昨日之失誤,及凡有可以害人之事及治民之法,隨手寫了幾條,預備傳于子孫,作為訓誡。內中有一條叫作“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有一條,叫作“內作包荒,外作禽荒。甘灑嗜音,峻宇雕墻。有一于此,未或不亡。”這兩條是后來夏禹的孫子太康失國了,太康之弟兄追述祖訓,作了歌曲,方才傳到后世的。其余還有怎樣幾條,卻無從查考了。
寫完之后立刻派人找來儀狄,劈頭蓋腦地對他說“從今以后,你不準再釀酒了。”儀狄嚇了一跳,不知大禹為什么不許他再釀酒。大禹見他迷糊的樣子,就說:“你釀的酒果然好喝,令人越喝越想喝,喝多了自然會醉,結果什么事也做不了。倘然養(yǎng)成習慣,哪還得了?如果現在不禁止,將來必定有人因喝酒而亡國的!” 大禹這番話直說得儀狄口服心服。
后來,大禹反復告誡兒子夏啟不要耽迷美酒和歌舞,但晚年的夏啟利令智,縱情飲酒,沉緬歌舞,為夏朝的衰敗種了禍根。到了大禹的孫子太康時,有窮國首領后羿以太康昏庸放蕩為由攻打夏朝,太康失國后流浪到了嵩山的東南方向,即今天河南省太康縣一帶。這不,還真應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俗語。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