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花農變身“花導游”
http://m.b6man.com 添加時間:2008/11/13 8:28:17 來源:大河網 點擊次數:
鄢陵自古素有“花都”、“花縣”美稱。作為“中國花木之鄉(xiāng)”,如今的鄢陵有四大怪:稻草草繩賣得快,地里干活是“老外”,夜半刺猬把門踹,樹頭上綁著塑料袋。這四大怪,是鄢陵縣經濟特色和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真實寫照。
花農變身“花導游”
鄢陵縣陳化店鎮(zhèn)農民王連成的身份非常“復雜”,他既是花農,又是花工、花商,還是“花導游”。
王連成的身份曾幾經變遷:30歲之前,他是“花農”,在地里剪枝打藥;30歲以后,他成了“花商”,走南闖北推銷花木;40歲以后,他又成了“花工”,指導苗木種植;近幾年鄢陵發(fā)展生態(tài)旅游,他又成了“花導游”,專門陪客人賞花觀景。
據介紹,眼下鄢陵縣像王連成這樣“變身”的花農不下4000人。
“平原林海”鄢陵造
鄢陵是典型的平原農業(yè)縣,但鄢陵人經過20多年的努力,造出了面積達50萬畝的花木林海。
鄢陵花木產業(yè)有良好的傳統(tǒng)優(yōu)勢、區(qū)位優(yōu)勢、技術優(yōu)勢和市場優(yōu)勢。這里地處亞熱帶和北溫帶的過渡區(qū),是“南花北移、北花南遷”的天然馴化基地。南方苗木如移植后直接在北方栽種,存活率只有40%,但在鄢陵馴化后,即使移植我國“三北”地區(qū),存活率也高達80%以上。
鄢陵花木年產值24億元,占農業(yè)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9.3%,花木主產區(qū)的人均年收入達到7600元,因此鄢陵被譽為“中國花木第一縣”。
在311國道數十公里的花卉走廊里,1000余家苗圃被鄢陵縣改造成了移步換景的生態(tài)游園。鄢陵人已經從過去單純銷售苗木,變?yōu)?ldquo;賣生態(tài)”。在這個“平原林海”,鄢陵國家花木博覽園、花都溫泉度假區(qū)、甘羅柏、許由墓等精品景點連珠成串。目前,鄢陵縣森林覆蓋率達50%,來鄢陵的外地游客,都對“平原林海”、“綠色王國”的神奇魅力贊嘆不已。
今年8月,鄢陵縣開建6萬畝“名優(yōu)花木生產科技園區(qū)”,準備把鄢陵縣城以西、陳化店鎮(zhèn)以東區(qū)域建成花木展示區(qū)、旅游觀光區(qū)、休閑商業(yè)區(qū)、會議展覽區(qū)。
“鄢陵模式”靠花富縣
從“賣花木”到“賣生態(tài)”,從“花博會”到“生態(tài)旅游年”,鄢陵人對生態(tài)文化有了更深理解和更高追求。
生態(tài)建設帶動了旅游服務業(yè)。今年以來,鄢陵累計接待外地游客200萬余人,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83億元。
鄢陵人以花為媒,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快速提高。在全省縣域經濟綜合排名中,鄢陵縣短短幾年間前移30多位。
“靠花木改善生態(tài),生態(tài)承載旅游,旅游激活三產,鄢陵實現了花木、生態(tài)、旅游、休閑的良性互動。”鄢陵縣委書記張海濤說。
(作者: 責任編輯:李海芳)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