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zhí)洞髰{谷游記
http://m.b6man.com 添加時間:2012/7/12 17:24:41 來源:網(wǎng)絡來源 點擊次數(shù):
新安縣龍?zhí)洞髰{谷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已有些日子了,團隊也去了不少,每次回來,問客人,都說挺好的,初時不覺得有什么,對于游遍名山大川的我來說,一個小縣城能有多美的景色?無非山青些,水綠些,是那些在鋼筋水泥叢林中掙扎疲憊的都市人休閑的去處而已,于我,吸引力就少了些,可聽得好評多了也不禁心癢,終于和好友兩家人去也。
車程倒也不遠,路也平坦,3個小時就到了,因為距汶川大地震不久,景區(qū)明顯冷清許多,閑閑逛去,看路邊經(jīng)營山貨的攤上有賣純正柿子醋的,有山棗干的,有核桃的,攤主都悠閑的很,沒有人向你極力兜售什么,倒是你一問路,都很熱情的指引,頗有些淳樸之民風。
龍?zhí)洞髰{谷位于石井鄉(xiāng),于周邊的黛眉山、荊紫山等屬于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喜歡“黛眉”這個詞,“山如眉峰聚,水是眼波橫”,古時大家閨秀一汪秋水,兩簇黛眉讓人生出多少遐思,而這黛眉山又該是怎樣的?
剛進入景區(qū)大門,以我職業(yè)的敏感,我就明白她的魅力所在了,首先路邊大幅廣告“12億年的等待”告知此景區(qū)形成的年代,成因及地質學的價值,讓我猛然明白,它可不是普普通通的一座山,一個公園,它是一個世界地質公園,而在建的世界地質博物館似乎更是在炫耀它的價值,其次,隨處可見中英文標識的路引牌,景介牌,提示牌都用詞溫馨,像是出自大家之手,詢問后,果然是景區(qū)高薪聘請國外景區(qū)策劃專家的作品,如名不見經(jīng)傳之神秘女子蒙著面紗出現(xiàn),不見芳容卻氣息高貴,這是她給我的第一印象。
順路悠然前行,果然是峽谷,兩側聳立的山峰,色艷如丹,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山上并不長樹木,然因其高,我們在谷底,剛才還炙熱的陽光只能斜斜照進來,所以走了許久,也沒有絲毫的汗意,微風一吹,涼爽之極,腳下是淙淙的 流水,有陽光的 地方,水是透亮的綠,背陰之處,便又黑綠,偶有風來,更是斑斑駁駁,“吹皺這一池春水了”。
孩子們眼尖,發(fā)現(xiàn)了水里游動的蝌蚪,歡呼雀躍起來,紛紛跳進淺僅沒腳的水里,撅著屁股,掬起小手,認真地逮了起來,我們則席地而坐,看高興的孩子,想時光停滯。
再往前走,水上樂園再次把孩子們的熱情推向了高潮,搖搖晃晃的鐵索橋,橋下就是流水,它考驗的不僅僅是水平,也是意志,在孩子的鼓勵下,終于心驚膽戰(zhàn)地把游戲玩了個遍,也算“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哦,下來后,手臂酸軟,卻暗自竊喜“看來自己還不老呢”。
就這樣邊走邊玩,時不時給幾個孩子搞點智力搶答,告訴他們哪些巖石是頁巖,什么叫峽谷地貌,關于眼前的瀑布誰能背出幾首詩來,孩子們都興趣盎然,踴躍答題,優(yōu)勝者獎勵買一把水槍,孩子們高高興興地打起水仗來,我想,這樣的記憶也許會陪伴他終生呢。
一路走來,美景數(shù)不勝數(shù),不說那飛流直下的一線瀑,也不說那“水往高處走”的奇異現(xiàn)象,更不用說那12億年前山崩地裂留下的天碑,單那一路隨處可見的各種石頭就讓你愛不釋手了,讓你不由不感嘆大自然的力量。
眨眼間,五個小時過去了,戀戀不舍下山來,農(nóng)家早已將土雞燉好,兩碗雞湯下肚,大呼過癮,吃著手工烙的餅,喝著玉米糝湯,就著山野菜,嘗嘗新麥做成的 “捻轉”,連在家挑食的兒子也吃的只喊“不行了,太撐了”。
忽然,孩子們都往廣場上跑去了,原來是露天電影開始了,這對于整天留戀在電視、電腦前的孩子來說又是一件新鮮事,我們幾位則在這月朗星稀的夜空下擺起平日難得的長城,身后立馬圍來一群觀戰(zhàn)者,或站,或坐,或端飯碗,或悉心指點,真是玩者嘻嘻,觀者眈眈,呵呵,有趣之極。
翌日睡足懶覺,想到世外桃源再好,終歸要回歸自己的世界,只好收拾心情,戀戀而回。
(作者:網(wǎng)絡來源 責任編輯:志威)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