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話:悟空》這款脫胎于《西游記》的單機游戲自上線后持續(xù)火爆,引發(fā)全球熱潮。以中華文化中四大名著《西游記》為底蘊的3A大作單機游戲,給世界帶來了“中國震撼”。游戲中的佛教元素,可見佛教的各種寺廟、佛龕以及雕塑形象等。尤其是游戲中二郎神召喚的四大天王,帶給玩家極具震撼的體驗,而靈寶“小西天”——故縣竹林寺中就有千年佛龕和古代的四大天王壁畫,游客可以親眼目睹其風采。
竹林寺,坐落于河南省靈寶市故縣鎮(zhèn)河西村西部,是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院四周群峰層疊,竹林蒼翠,環(huán)境清幽,風景優(yōu)美,西望亞武山,東臨漢山,海拔約780米。
竹林寺掠影
竹林寺原名郎居寺,俗稱菩薩殿。廟門原先應在西南,現改為東北,入寺需拾階而上,坡度甚陡。廟內現存清代咸豐、宣統(tǒng)時期石碑各一座。根據石碑所述,竹林寺始建于唐永昌元年(公元689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相傳南海觀音大士曾在此有濟世救苦之靈行,瞬間翠竹破土而出,寺廟山環(huán)水抱竹映柏圍,故明朝改寺名為竹林寺。寺廟內原有坐南向北觀音殿三間,清康熙五十七年四月閿鄉(xiāng)縣主將寺院改為坐北朝南,并改殿名為“救苦殿”。寺中有個救苦殿,殿中的神龕和壁畫乃鎮(zhèn)寺之寶。
河南省文保碑
救苦殿建于康熙四十七年,宣統(tǒng)三年進行最后一次修繕,內有大型木質佛龕一座。佛龕屬300多年前用當地木材精雕而成,鏤刻之精美,難得一見。這座佛龕經手工彩繪,圖案繁復而細膩,每一個圖案都有不同的寓意。其寬3米多,高近4米,分4層,每層的斗拱都做得非常精致。佛龕形似塔樓,面闊五間,雕欄斗拱做工精美絕倫,且有各種鏤空雕花門窗。佛龕以黑彩鋪底,其上以金彩、紅綠彩繪制各種團花及羽人。正面立柱上部有金字楹聯一對,上聯為“代天廣化吉”,下聯為“大地賴生成”。
救苦殿
救苦殿木質佛龕
佛龕兩側有四大天王漆畫,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南方增長天王和北方多聞天王。漆畫四天王形態(tài)畫法各有不同,存在多次覆蓋修補痕跡,應出自不同時期不同畫師的手筆,尤其是南方增長天王的面部線圖簡約,刻畫莊嚴,作畫時代可能較早。原龕內造像均已不存,現在主龕內供奉千手觀音,為現代重塑,各層小龕內俱供奉觀音小像。“救苦殿”佛龕具體年代無從考究,但其極佳的做工和良好的保存狀況,目前在國內也屬罕見,現已被河南省文物局列為河南省二級不可移動文物。
四大尊天王之東方持國天王
四大尊天王之西方廣目天王
四大尊天王之南方增長天王
四大尊天王之北方多聞天王
更為神奇的是,殿內東西墻壁上還繪有封神演義及大鬧朱仙鎮(zhèn)典故,繪畫線條簡潔,人物栩栩如生,共同構成了竹林寺的鎮(zhèn)寺之寶。
大鬧朱仙鎮(zhèn)壁畫
封神演義壁畫
據石碑刻記載,竹林寺經歷多次修繕,乾隆九年和三十二年分別進行過大修,宣統(tǒng)三年再次大修。2009年寺院又經歷殿堂建設、環(huán)境改善和文化建設,才現如今的面貌。
寺內清代咸豐時期石碑
此外,竹林寺還以其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而聞名。四周竹林環(huán)繞,溪流潺潺,為游客提供了一個清新宜人的游樂勝地。在這里,你可以感受到身心的放松與愉悅,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
如果恰逢炎炎夏日,你還可以到竹林寺品味美食,尋一方凈土。竹林間微風輕拂,帶來絲絲涼意,與寺外的酷暑形成鮮明對比。點上一盤滋滋作響的鐵板燒,或是幾串外焦里嫩的烤串,再來幾杯冰鎮(zhèn)啤酒,清涼解渴,與這些熱辣辣的美食相得益彰,亦為這趟竹林之旅增添了幾分愜意與暢快。竹林寺的夏日,不僅有禪意悠遠的寧靜,更有舌尖上的歡愉,等待著每一位旅人的探索與品味。
如果你正在尋找一處逃離喧囂、尋找心靈寧靜的地方,不妨來靈寶故縣鎮(zhèn)的竹林寺走走,或許你會在這里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寧靜與美好。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50178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