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字博物館“文化潤疆”系列活動拉開序幕
http://m.b6man.com 添加時間:2024/8/7 16:06:12 來源:人民網 點擊次數:
在歷史長河中,漢字不斷演化,真實傳遞了中國穿越數千年而不朽的基因奧秘,并被賦予厚重的意義。
河南安陽,殷墟甲骨文的發(fā)源地,3000年前,以甲骨文為標志的華夏文明在這里走向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文脈賡續(xù),3000年后,以中國文字博物館“文化潤疆”系列活動為載體,漢文字的獨特魅力與深厚內涵隨夏風吹拂千萬里,來到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哈密市。
自7月22日起,中國文字博物館“文化潤疆”系列活動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哈密市舉行。不論是布展于哈密市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的“文字里的中國——家國情懷”特別展,還是布展于哈密市博物館的“漢字之美——中華漢字展”,均為當地群眾帶來一場酣暢淋漓的文化盛宴。
據悉,7月22日,中國文字博物館“文字里的中國——家國情懷”巴里坤展館揭牌儀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松峰書院舉行。此展館不僅是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與中國文字博物館精心策劃的重要文化項目,也標志著豫哈兩地文化交流新篇章的開啟。展覽圍繞“家與國”主題展開,以文字為切入點,分為“何以為家”“何以為國”和“家國相依”三個單元。通過深入解讀漢字背后的奧秘,揭示漢字中蘊含的家國觀念,讓觀眾在觀展時感悟一脈相承的家國情懷,激發(fā)參觀者的文化自信與歷史自信。
7月28日,中國文字博物館“漢字之美——中華漢字展”在哈密市博物館拉開帷幕。本次展覽為期兩個月,共展出130件文物及輔助展品,依托陶器、甲骨、青銅器、紙本等多種文字載體,全面展現了漢字的歷史演變與藝術魅力,凸顯了漢字在推動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進程中的重要地位。該展覽通過幫助新疆各族人民更好地理解漢字作為中華文化核心元素的重要性,對于增強新疆地區(qū)文化發(fā)展、文化融合以及民族團結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相隔千里,文脈相通。7月末,來自新疆少數民族地區(qū)的100名青少年走進位于河南安陽的中國文字博物館,探尋漢字的演變歷程,共賞漢字之美。
7月27日至7月28日,“殷洹文化潤邊疆”系列活動之“中華字都夏令營”研學活動在中國文字博物館舉辦,百余名新疆青少年在這里深度了解和感受漢字的起源、發(fā)展及傳播軌跡;顒蝇F場歡笑不斷,成語翻翻樂、文字華容道、甲骨文韻律操、雕版印刷等多種形式的別樣體驗,讓參與者沉浸其中,賞文字樂趣,品漢字之美。新疆各族青少年通過此次活動充分感受華夏五千年文明的發(fā)展脈絡,增強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認同感。
這一系列文化活動搭建了豫哈兩地文化交流合作的友誼橋梁,旨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以增強認同為目標,深入開展文化潤疆”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豫新兩地的文化交流與融合,增進新疆各族人民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與認同,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下一步,中國文字博物館將與新疆哈密市及其他地市、單位通過建立長效聯誼機制,持續(xù)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為兩地人民提供更優(yōu)質的文化資源。據了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魯木齊市派出數名小學生來中國文字博物館參加總臺2024年新學期“開學第一課”的錄制。
有文化,必安陽。河南安陽敞開懷抱,以一項項新舉措、一條條新路線、一個個新活動,奉上別致的文旅體驗,熱情歡迎全國游客來這里觸摸歷史、感知文字、浸潤文化!中國文字博物館作為打造“殷墟甲骨文”中華文化新地標的排頭兵,未來將繼續(xù)深入挖掘漢文字承載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今年9月,中國文字博物館還將把殷商甲骨文字、漢字文化及其傳承發(fā)展等內容帶到哈密市20余所學校的課堂當中,助力新疆各族學生深入了解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共同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作者:閆明杰 責任編輯:言旅)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