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王子紛至沓來穿越“盛世隋唐”,穿漢服,蹦唐迪復活韓愈詩中的“天街”,小街天府罕見被“吃空”,本地人呼吁不外出添堵……今年春節(jié),逾千萬人次涌入古都洛陽,傳統(tǒng)冬季旅游淡季成了旺季。
2023年的洛陽文旅有多“火”?在今年的全國兩會河南代表團媒體開放日活動中,全國人大代表、洛陽市委副書記、洛陽市人民政府市長徐衣顯給出一組數字——2023年,洛陽市共接待游客1.35億人次、旅游總收入1041.7億元。2024年春節(jié)假期,洛陽累計接待游客1113.53萬人次、旅游總收入82.93億元,均創(chuàng)歷史新高。
從去年上半年的“有淄有味”,下半年的“濱至如歸”,洛陽緣何從年初火到年尾?除了打好“盛世隋唐”這張王牌,洛陽正在憑借顛覆性創(chuàng)意、沉浸式體驗,苦練內功打造新消費場景,用滿滿人情味的以“城”相待,躋身全國文旅“頂流”。
一個人的變身 城市建設者變身文旅運營者
茂林修竹、亭臺樓閣,置身其中觀看司馬光伏案、李白舞劍、嵇康撫琴、老子與孔子的交談……在洛陽大河薈《尋跡洛神賦》現場,在實景演藝和光影交匯中,游客開啟一場洛陽的千年尋跡之旅。
“從初一到初八,我們共40場演出接待2.4萬游客,總收入330萬元。”3月6日,說起春節(jié)期間《尋跡洛神賦》的一票難求,洛陽大河薈商業(yè)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裴紀辰感慨道:“想到游客會喜歡,但沒想到會如此火爆。”
“我腳下的這片土地,從最初的一個公益充電樁項目,到如今洛陽首個沉浸式都市文商旅體驗目的地,我也從一名城市建設者,轉變成一名文旅運營者。”裴紀辰介紹道,洛陽大河薈涵蓋數字光影演藝、沉浸式商業(yè)、隋唐文化主題設計師酒店、劇本娛樂四大業(yè)態(tài)。
項目調研、運營前置,科技賦能……裴紀辰告訴記者,在整個項目建設之初,團隊就直面新消費場景需求,“直到現在,開演的時候我都會去瞅一瞅,聽一聽觀眾的聲音,他們需要什么,我們就改什么。”在裴紀辰看來,大河薈“主打一個聽勸‘’,“我們團隊平均年齡32歲,在定期開‘諸葛亮’會上,年輕人們各種‘腦洞大開’的建議,我都會吸納和總結,他們成了我的‘老師’”。
作為中國首部數字沉浸式演藝《尋跡洛神賦》,立足河洛文化,以史作骨、人文為脈,打造趣味性、互動性、科技性的消費新場景。“沉浸式觸摸歷史,用科技新突破講述洛陽故事,讓文化遺產與城市文明共生。”在裴紀辰看來,《尋跡洛神賦》是洛陽文旅出圈的小切口,它的火爆并非偶然,而是強化市場思維,通過運營前置讓文化“活”起來,讓游客從“看景”到“入景”,把“流量”變“留量”。
探流量密碼:
從“城市景區(qū)”到“景區(qū)城市”,從“經營景點”到“經營城市”,洛陽把握新文旅產業(yè)特征,叫響了“盛世隋唐”牌,通過反復論證,提出打造以隋唐洛陽城宮城區(qū)、洛南里坊區(qū)和老城古城片區(qū)為核心,以龍門石窟、白馬寺、關林片區(qū)為重要支撐的“1+3”高品質古都文化體驗區(qū)。
一個家的變化 從雙手油漆味到滿手胭脂香
2023年春節(jié),憑借39元漢服裝造,可在洛邑古城做一天公主的關鍵詞,“漢服+洛陽”在短視頻平臺上迅速躥紅。
嗅到了漢服商機的全璞,說服在洛邑古城外經營多年輪胎店的父親,把一半店面改成漢服店,因沒來得及撤下店招在網絡上因“一半輪胎店,一半漢服店”而走紅,不少人專程去打卡拍視頻。彼時,不大的洛邑古城周邊,300家漢服店雨后春筍般出現,洛陽因為漢服著實火了一把。
“從最初的40平方到如今的108平方,我們的店在春節(jié)期間一開門即約滿。”3月7日,說起洛陽漢服從出圈到提質的過程,全璞認為“真誠”才是“必殺技”,“我們店明碼標價,化妝棉簽一客一換,所有流程均有售后,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游客來了我們會給推薦適合他的漢服和裝造,不是越貴越好。”
一年多來,全璞的小家變化,也折射出了洛陽漢服的蝶變。從以前“雙手油漆味”到如今“滿手胭脂香”,全璞從原來文化企業(yè)的工作轉變成個體漢服店主理人,父親放棄了堅守三十多年的汽修生意,轉戰(zhàn)二線全職看店,在上海打工的丈夫也回到洛陽幫忙。
“我最高興的不是漢服店能掙多少錢,而是閨女再也不用通過攝像頭看爸爸,一家人齊齊整整地在一起。”全璞說,小時候父親用修輪胎的手藝把我養(yǎng)大,如今靠漢服店,靠實實在在做生意,我們把閨女養(yǎng)大。
“從三五歲的小朋友,到八九十歲的奶奶,漢服撬動全年齡段游客。”全璞告訴記者,漢服店的消費群體主力軍集中在年輕群體,通過年輕人獨有創(chuàng)作視角下的“爆改返圖”“變裝短視頻”,自家店的生意也越來越好,“我們小家的日子也越來越紅火”。
探流量密碼:
年輕人是消費的主力軍,吸引到了Z世代的眼球,也就把握了流量密碼。依托漢服出圈,洛陽市堅持創(chuàng)意引領,突出青年視角,運用青年話語體系和輕松、明快、易傳播的短視頻,在社交媒體中開展全方位產品運營,實現城市品牌推廣和文旅產品促銷“既叫好又叫座”。
一座城的努力 以“城”相待接住“潑天的流量”
外地車在主城區(qū)輕微違停不處罰;
熱門景點外設指示牌:本地車繞行;
政府大院變成外地游客的臨時免費停車場;
高鐵站外現185古裝護衛(wèi)接站“歡迎公主殿下回城”;
博物館為了游客不用排長龍開啟“夜游模式”;
為了方便游客地鐵1號線青年宮站更名為洛邑古城站;
外地游客發(fā)視頻感慨“在洛陽到哪都被叫乖乖”;
本地人有愛倡議錯峰出游、以客為先、有禮有節(jié)……
擁有厚重歷史的洛陽,先敲開了每一個中國人文化自信的情緒窗口,利用短視頻的網絡流量裂變,成就了霸榜熱搜的文旅頂流。然而不論在何領域,流量都是把“雙刃劍”,流量放大了洛陽的旅游資源稟賦,也會放大一些瑕疵。
是不是曇花一現?會不會被流量反噬?不少人提出了質疑。努力接住這波“潑天的流量”,洛陽的答案是以“城”相待。
洛陽再次上熱搜,便是這種“滿滿人情味”。來自銀川的博主“叫我大老師”,回到家鄉(xiāng)后寫下了近5000字的《給洛陽的一封信》,除了難忘的文旅體驗,他感慨洛陽最珍貴的是人情味。
而如何真正讓流量變?yōu)?ldquo;留量”,洛陽主打一個聽勸,掏家底花式“寵”游客。政府部門在監(jiān)管和服務上打通“任督二脈”,從業(yè)者在運營和服務上周到用心,普通市民也沒有置身事外,給游客一個滿滿人情味的洛陽城。
探流量密碼:
“以客為主”、“以客為大”的高品質文旅服務是洛陽文旅成功的保障所在,要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全要素建立智慧化文旅服務平臺;完善交通、公廁等旅游基礎配套設施,多元化構建特色酒店、城市民宿等旅客體驗體系,增加航線航班、加開高鐵車次;加強價格、安全等市場監(jiān)管,讓游客“一次洛陽行,愛上洛陽城”。
專家聲音
打造具有洛陽標簽的文旅體驗、文旅品牌和文旅標準
“從去年上半年的‘有淄有味’,下半年的‘濱至如歸’,洛陽可以說是從年初火到了年尾。”說起洛陽文旅的頻頻出圈,中國商業(yè)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認為,這得益于洛陽擁有良好的發(fā)展基因和基礎,這些古代、現代,文化、產業(yè)、自然等不同類型的資源稟賦為洛陽文旅持續(xù)火熱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同時最重要的便是洛陽“政通人和”,立即響應游客需求相繼推出的“給力”政策,文明城市氛圍及專業(yè)的文旅團隊,加之其地處中原的區(qū)位優(yōu)勢,“鐵公機”的四通八達以及地鐵、高架等完善的城市立體交通網,讓不少游客“心向往之”。
同時,宋向清也注意到洛陽文旅方面頻出“金融拳”,洛陽文旅“真金白銀”保障,使得與之相關的平臺經濟、消費場景和產業(yè)能夠提質升級,讓游客愿意來也愿意留。
如何讓“流量”變“留量”,從“網紅”到“長紅”?”宋向清建議,洛陽要利用資源優(yōu)勢,緊抓新技術、新平臺,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打造新的文旅消費場景,做出獨一無二的“洛陽體驗”。同時,洛陽亟待培育三到五家在全國具有強大號召力的文旅品牌,用品牌效應提高洛陽文旅產業(yè)、文旅產品、文旅服務的號召力和附加值。此外,宋向清建議制定獨具特色的相關行業(yè)的“洛陽標準”,并成為省內外相關文旅產業(yè)發(fā)展的參考和標桿,“如果這個標準得到社會廣泛認可,洛陽文旅聲量將持續(xù)擴大”。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