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條布藝龍神采飛揚陳金軻 攝
當天,在張秋月的工作室,一條條布藝龍神采飛揚,猶如在天空中騰云駕霧一般。而在她身后的展柜上,一個個“布老虎”也是神采奕奕,“躍動感”十足。
“布老虎”是一種極具鄉(xiāng)土氣息的民間工藝品,常作為室內(nèi)擺設(shè)、饋贈禮品及個人收藏。張秋月的外婆和母親都是制作“布老虎”的民間高手,她從小耳濡目染也學會了這門技藝,其姐張艷目前是省級非遺傳承人。張秋月2017年退休后正式開始制作“布老虎”,2023年獲得市級非遺傳承人稱號。
架子上擺滿了制作好的工藝品陳金軻 攝
“這兩年我的‘布老虎’徹底火了,2023年7月份,魯山非遺產(chǎn)品在鄭州高鐵站布置了一個展銷柜臺,我的‘布老虎’賣得最火,幾個月來已賣出去大大小小上千件,收入了3萬多元呢。”張秋月說。
張秋月介紹說,前陣子她和姐姐張艷經(jīng)常聯(lián)系,探討構(gòu)思布藝龍的造型,前前后后一個多月時間,經(jīng)過多輪樣品的取舍,才最終定型這款布藝“騰飛龍”。
張秋月新推出的布藝“騰飛龍”長約60厘米,高約40厘米,曲折的流線型龍身仿佛在天空遨游;含有龍珠的龍嘴、龍角、龍須、龍鱗甲也各有特色;龍身顏色以大紅和金黃為主,充滿了節(jié)日的喜慶氛圍;里面填充由朱砂、川芎、白蔻等10余中藥材配方制成的“天然香料”,具有通竅安神、防蟲驅(qū)蚊的功效。
張秋月制作的“騰飛龍”陳金軻 攝
“制作布藝龍很費功夫,一條得花費兩三天時間呢,我們幾個人加加班,爭取在龍年里做出來300多條。”張秋月說。
近兩年,張秋月還應(yīng)邀參加一些小學開展的“非遺進課堂”活動,讓孩子們從小就愛上中國的傳統(tǒng)非遺文化。更為可喜的是,前來“拜師學藝”的年輕人也多了起來。“目前已經(jīng)有了10來個‘徒弟’了,我也希望更多的人愛上‘非遺’,愛上中國的傳統(tǒng)技藝。”張秋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