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考古工地所發(fā)現(xiàn)的秦人墓大多為大墓道小墓室的洞室墓,個別為豎穴土坑墓。墓葬的方向有的為東西向,有的為南北向。葬式多為屈肢葬。下面具體介紹幾座具有代表性的秦人墓。
M58位于工地的西部,為一座南北向的洞室墓。方向180度。由墓道、墓門和墓室三部分組成。墓道較大,墓室較小,為大墓道小墓室。墓道在墓室的南部,為口大底小,墓道口長4.70米,寬2.96米。自墓道口向下3.56米深處,東、南、西三面設(shè)有生土二層臺,東二層臺寬0.66米,南二層臺寬1.40米,西二層臺寬0.54米,二層臺高0.96米。墓道底部平坦,長2.6米,寬1.10米。墓道近西南角的西、南壁上有腳窩,腳窩近三角形,寬約0.28米,高0.20米,進深0.10米,腳窩之間間隔約0.60米。墓門位于墓道北壁下部,高1.52米。墓室開在墓道短壁的下部,在墓道的北部,墓室平面為長方形,寬1.10-1.28米,進深2.16米,墓室底部高于墓道0.16米。墓室內(nèi)有人骨1具,仰身直肢,頭向南,腐朽較甚。在墓室后方的東部和西部隨葬有陶罐2件、陶釜1件、陶盆1件,人頭骨西側(cè)以及腿骨東側(cè)各隨葬有銅帶鉤1件。其中1件銅帶鉤十分精美,長12.1厘米,厚0.5-1.1厘米。鈕圓形,直徑1.2厘米。鈕柄高0.6厘米,背面素面,正面前部為狼頭紋飾,后部有凸棱。
M74位于工地的西部,為一座南北向的洞室墓,方向180度。南部相鄰M58。由墓道、墓門和墓室三部分組成。墓道較大,墓室較小,為大墓道小墓室。墓道在墓室的南部,為口大底小,墓道口長4.24米,寬3.00米。自墓道口向下2.66米深處,東、南、西三面設(shè)有生土二層臺,東二層臺寬0.80-0.88米,南二層臺寬1.44-1.50米,西二層臺寬0.76-0.86米,二層臺高1.24米。墓道底部平坦,長2.50米,寬1.16米。墓道近西南角的西、南壁上有腳窩,腳窩近三角形,寬約0.24米,高0.26米,進深0.10米,腳窩之間間隔約0.60米。墓門位于墓道北壁下部,高1.64米。墓室開在墓道短壁的下部,在墓道的北部,墓室平面為長方形,寬1.14-1.20米,進深2.32米,墓室底部高于墓道0.20米。墓室內(nèi)有人骨1具,腐朽較甚。墓室由于進水,人骨上浮較高,人骨西側(cè)的1件陶釜和1件陶盆低于人骨,埋藏于墓室淤土中。墓室北側(cè)隨葬有陶盆1件,人頭骨南側(cè)隨葬有石器1件。陶釜內(nèi)含獸骨,夾砂灰陶,口徑17厘米,高14.7厘米,圓底,底部含砂礫極多,侈口外翻,束頸,鼓腹。腹部飾豎繩紋。陶盆1件為泥質(zhì)灰陶,口徑25厘米,高11.7厘米,底徑11厘米,侈口,寬折沿,斜腹,平底,腹部上部有三周凸棱,腹部下部飾有細的凹弦紋,底部亦飾有細的凹弦紋。陶盆1件為泥質(zhì)灰陶,黃褐色,侈口,寬折沿,折腹斜收,平底。腹部有一周折棱,腹部下部飾有豎繩紋,高12厘米,口徑30.5厘米,底徑13厘米。
M74及器物組合
M75位于工地的西部,為一座東西向的洞室墓,方向270度。南部相鄰M74。由墓道、墓門和墓室三部分組成。墓道較大,墓室較小,為大墓道小墓室。墓道在墓室的西部,為口大底小,墓道口長5.60米,寬4.00米。墓道底部長5.00米,寬3.28米。墓道深4.3米。墓道近西南角的西、南壁上有腳窩,腳窩近三角形,寬約0.30米,高0.25米,進深0.12米,腳窩之間間隔約0.90米。墓門位于墓道東壁下部,高1.30米。墓室開在墓道短壁的下部,在墓道的東部,墓室平面為長方形,寬1.12-1.24米,進深2.60米,墓室底部與墓道底部平齊。墓室內(nèi)有人骨1具,骨架散亂,保存一般。人骨底部鋪有草木灰,在人頭骨的西側(cè)隨葬有陶罐1件、陶釜1件、獸骨,在人骨的南側(cè)隨葬有銅帶鉤1件。陶罐是夾砂灰陶,肩部、腹部有凹弦紋,口徑9.5厘米,肩徑20厘米,底徑12厘米,高19.5厘米。侈口,圓肩,斜腹,平底。陶釜是褐色夾砂陶,口徑16.5厘米,高12厘米,圜鼓腹,圜底,侈口,口沿外翻,肩部、腹部、底部飾粗繩紋。
M75及器物組合
M28位于工地的東部,為一座豎穴土坑墓。方向278度。墓口長3.30米,寬2.52米,墓室四壁陡直向下,自墓口向下2.30米深處,北、西、南三面設(shè)有生土二層臺,北側(cè)臺寬0.76米,西側(cè)臺寬1.10米,南側(cè)臺寬0.60米,臺高1.10米。墓室底部長2.20米,寬1.20米。墓室底部有人骨一具,保存一般,頭向西,屈肢葬,屈肢較甚。在墓室底部的最東部,隨葬有陶甑1件,陶釜1件。陶甑是泥質(zhì)灰陶,口徑15.4厘米,底徑5.3厘米,高6.6厘米,侈口,斜腹。底部有一穿孔,直徑1.8厘米。陶釜是夾砂灰陶,侈口,鼓腹,圜底?趶23厘米,高16.5厘米。腹部及底部飾粗繩紋,底部有煙炱痕跡,應(yīng)為實用器。
M28及器物組合
M12位于工地的中部,為一座東西向的洞室墓,方向260度。由墓道、墓門和墓室三部分組成。墓道較大,墓室較小,為大墓道小墓室,墓道在墓室的西部,墓道長3.06米,寬2.20米,深2.4米。墓門位于墓道東壁下部,高1.20米。墓室開在墓道短壁的下部,在墓道的東部,墓室平面為長方形,寬0.96-1.16米,進深1.94米,墓室底部與墓道底部平齊。墓室內(nèi)有人骨1具,頭向西,屈肢葬,在墓室的北部靠近墓門處有一壁龕,寬0.70米,進深0.40米,內(nèi)隨葬陶釜1件,陶罐1件,陶盒1件。陶罐是灰綠色,夾砂。殘高19厘米,腹徑18.5厘米,底徑9厘米。頸部,腹部飾數(shù)周凸弦紋,鼓腹,凹底。陶釜是灰黑色,夾砂?趶17厘米,腹徑19.8厘米,高12厘米。圜底。上腹部飾豎繩紋與一周凹弦紋,下腹部凹凸不平,應(yīng)為增加觸火面積,有利于加熱。陶盒是泥質(zhì)灰陶,子母口,口徑14.6厘米,底徑8.3厘米,高12.1厘米。蓋上有捉手,蓋子飾波浪形暗弦紋與凹弦紋。盒體相間飾凹弦紋與凸弦紋。帶圈足。
M12及器物組合
根據(jù)M28的墓葬形制與隨葬器物判斷,M28的時代應(yīng)該屬于戰(zhàn)國晚期。根據(jù)M74、M58的墓葬形制與隨葬器物判斷,他們的時代應(yīng)該屬于戰(zhàn)國晚期至秦統(tǒng)一時期,根據(jù)M75、M12的墓葬形制與隨葬器物判斷,他們的時代應(yīng)該屬于秦末漢初時期。根據(jù)三門峽黃河花園幼兒園這5座秦人墓的墓葬形制和隨葬器物組合推測,其墓主應(yīng)該屬于平民階層。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zé)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