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國家文物局聯(lián)合攝制的大型系列紀錄片《尋古中國·河洛記》,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開播,三門峽廟底溝博物館多件館藏文物亮相其中。
該紀錄片聚焦古人稱為“天地之中”的中原大地河洛地區(qū),依據諸多遺址最新考古發(fā)掘和歷史研究成果,見證中華文明起源和形成時期多元一體格局歷史進程,講述第一個廣域王朝誕生之前的故事。
該紀錄片共5集,第一集《何以為中》和第三集《匠心獨具》里均展示了三門峽廟底溝博物館的多件館藏文物,主要有指紋彩陶片、花瓣紋彩陶盆、月牙紋彩陶罐、雙旋紋彩陶盆、旋紋彩陶盆、弧線三角紋彩陶盆、鳥紋彩陶缽、魚紋彩陶缽、網格紋彩陶缽、人面紋彩陶缽和條帶紋彩陶缽等。
月牙紋彩陶罐 資料圖
人面紋彩陶缽 資料圖
弧線三角紋彩陶盆 資料圖
據了解,《尋古中國·河洛記》有多項首次或深度披露的考古成果,其中便包括廟底溝博物館館藏的一塊6000多年前帶有指紋和布紋的陶片。據專家推斷,這些指紋可能是當時制作這件陶器的匠人留下的印記。
三門峽廟底溝博物館館長王宏民表示,廟底溝博物館曾被央視多次報道,這次央視媒體聚焦宣傳三門峽廟底溝博物館館藏文物,帶來了巨大的宣傳效果,進一步提升了博物館知名度,廟底溝博物館也將抓住此次契機,推動做好基本陳列巡展、加強對外交流等,繼續(xù)大力宣傳廟底溝文化。(三門峽日報記者 單義杰)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