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彩騎馬俑(洛陽日報資料圖片)
2023年9月15日,“大唐東都——唐代洛陽文物精品展”在山西青銅博物館開幕。展覽精選來自河南省洛陽博物館、龍門石窟研究院、洛陽市考古研究院、偃師商城博物館的100余件(組)文物,勾勒出唐代洛陽城的繁華、包容與開放。
該展覽展出文物包括陶器、金銀器、石刻造像等。其中,國家一級文物20余件(組)。“這些珍貴文物還原了大唐盛世的煙火氣息,以及絲路繁榮、文化交融、萬國來朝的盛景。”山西博物院副院長趙志明介紹,本次展覽通過“唐代洛陽城”“唐代的社會生活”“唐人的信仰與葬俗”等單元,對唐代洛陽的都會盛況予以多角度呈現(xiàn)。
海獸葡萄鏡(洛陽日報資料圖片)
三彩鎮(zhèn)墓獸、三彩駱駝、三彩菱形紋罐、三彩胡人俑……展覽現(xiàn)場,多件唐三彩展品備受觀眾青睞。英姿颯爽的仕女身著綠衣,昂首坐于高頭大馬上,展現(xiàn)出盛唐時期女性的社會地位;高鼻深目的胡人表情、動作生動有趣,見證千年前洛陽城的開放、包容;雙峰駱駝引頸張口,后肢直立,前腿略彎,仿佛剛從臥姿直身而起,仰天長嘶,準備踏上絲綢之路的歸途。
行走在琳瑯滿目的文物間,仿佛千年前洛陽城里的喧鬧在身旁慢慢鋪開,帶領(lǐng)觀眾穿越回千年之前。出土自唐睿宗貴妃豆盧氏墓的彩繪仕女俑,體態(tài)豐腴,長裙曳地,神情安閑,腳著翹頭鞋優(yōu)雅站立,高高梳起的發(fā)髻彰顯出非同一般的身份地位。展覽現(xiàn)場,不少女性觀眾聚集在各類女俑前,被華麗的服飾、復雜的發(fā)髻吸引。
三彩駱駝(洛陽日報資料圖片)
千年前的洛陽城內(nèi),中外風俗習慣、服用器物相互影響,胡樂、胡舞風行一時,繁縟富麗的金銀器、精巧別致的青銅鏡及用途各異的其他種類器物都是世俗生活的真實寫照。此次參展的海獸葡萄鏡,背面紋飾以瑞獸紋、葡萄紋為主,是古代中西方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重要實物見證。有研究認為,海獸葡萄鏡大致出現(xiàn)于唐高宗時期(公元650年至公元683年),在武則天執(zhí)政時期(公元684年至705年)最為流行。從考古資料來看,海獸葡萄鏡使用范圍非常廣,甚至還經(jīng)由絲綢之路向西傳入了西域地區(qū),向東傳入了如今的日本、朝鮮,向北傳至今蒙古國、俄羅斯等地,堪稱當時的流行“爆款”。
本次展覽將持續(xù)至12月17日。其間,山西青銅博物館將推出線上直播講解及線上打卡活動,方便外地觀眾領(lǐng)略來自洛陽的大唐盛景。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50178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