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了芒碭山疊翠流金的秋,切莫再辜負色彩鮮明的冬。
老家河南,暢游芒碭山。
芒碭山旅游區(qū)是國家5A級景區(qū),位于蘇魯豫皖四省交匯之處,旅游區(qū)面積為14平方公里,群峰爭秀,風光旖旎,歷史厚重,文化神秘。
這里有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地下西漢王陵墓群、漢高祖劉邦斬蛇處、大漢雄風景區(qū)、芒碭山地質公園、僖山景區(qū)、陳勝王陵、孔夫子避雨處等景點。
游 // 觀漢遺存,品漢文化
“山名芒碭勢穹崇,漢祖嚴祠翠靄中。”芒碭山是大漢文明的起點,漢高祖曾在這里揮劍斬蛇,揚名發(fā)跡,而后誅秦滅項,開創(chuàng)400年大漢王朝,漢族、漢字、漢語亦自此而興。
天下奇觀:劉邦斬蛇處
漢高祖劉邦斬蛇碑是后人為紀念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而立的碑記。每當夜幕降臨,燈光映照碑體,一身披金甲的武士便躍然碑體之上,如同當年劉邦戎馬征戰(zhàn)再現(xiàn),令人驚嘆!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
兩千年前的地下石室王陵:漢梁王陵
漢梁王陵景區(qū)由漢梁孝王劉武陵、王后陵、漢梁共王劉買陵及陵寢遺址組成。自公元前144年劉武首葬芒碭山至西漢末年150余年間,梁國共歷經八代九王,皆在芒碭山“斬山作廓、穿石為藏”,已發(fā)現(xiàn)西漢梁國墓葬22座,形成了規(guī)模龐大、氣勢恢宏的陵墓群。王后陵被譽為“天下石室第一陵”。
信步漢梁王陵景區(qū)登山臺階,薄霧氤氳,舉步踏入,便徜徉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又迷失在時空錯位里。腳下的每一級臺階,都好似敲響歷史的琴鍵,思緒紛飛間,開啟與古人的對話...
漢文化的底氣藏在千年地宮內塞石堆疊的縫隙中,藏在墻面深深淺淺的人工鑿痕里;漢文明的底蘊在泱泱華夏的漢服之美中延續(xù),又在芒碭山中華九禮的發(fā)展下延續(xù)升華。
“敦煌前之敦煌,敦煌外之敦煌。”是專家們對《四神云氣圖》的肯定,它代表著西漢繪畫藝術最高成就。在這里,看2000年前的宮廷畫師如何用高超的繪畫技巧,傾力演繹大漢巔峰時期的皇家風情。
青龍在天,巧足生花;攀龍朱雀,銜角飄飛;仰首白虎,攀龍附鳳;俏皮玄武,龍舌環(huán)抱。
神秘而悠久,古色且潮流。
漢王朝的氣勢:大漢雄風景區(qū)
大漢雄風景區(qū)位于芒碭山主峰“赤帝峰”,海拔156.8米,是河南豫東地區(qū)最高的山峰。登頂此峰,可極目遠眺豫、魯、蘇、皖四省風光。赤帝峰巖崖下面的密云洞,是當年劉邦斬蛇起義的隱匿地,因常有紫氣浮現(xiàn),又名“紫氣巖”。密云洞紫氣浮現(xiàn)的景象,極為奇特、神秘,位居“永城古八景”之首,名曰“芒山王氣”。
地質文化園林:芒碭山地質公園
芒碭山地質公園是豫東地區(qū)唯一一家地質公園,是河南省地質旅游示范基地,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園區(qū)內地質景觀類型豐富多樣,生態(tài)和人文景觀相互輝映,具有很高的科研和觀賞體驗價值。
日出中原第一山:僖山景區(qū)
僖,樂也。西周宋國第八代君主宋僖公葬于此地,因而得名“僖山”,曾出土國家一級保護文物“金縷玉衣”。區(qū)內包含宋僖臺演藝廣場、十二生肖園、僖山寺、僖緣榭地質環(huán)山棧道等各類景點,還有高空蹦極、玻璃吊橋、游船等驚險刺激的體驗項目。
夫子山景區(qū)
夫子山景區(qū)位于芒碭群山西部。春秋時期,孔子攜弟子曾在此避雨曬書,有夫子廟、觀音閣、避雨處、郭塔等歷史景觀。“尋圣夫子山”儒文化演藝、馬戰(zhàn)表演和玻璃棧道、高空秋千、平步青云等體驗性產品為受到游客喜愛。
住 // 遠離塵囂,擁抱民俗。
在特色民宿——石榴小院覓一方天地,回歸院落生活的純粹,圍爐夜談,品味每一個日子的咸淡,感受豫東特色人文情懷。
食 // 地方特色,回歸煙火。
走進老街區(qū),品嘗地方特色的鹵羊頭、燒雞、糟魚、地鍋燉,亦可在梁王美食坊品嘗各種常見特色美食,讓旅途有滋有味。
冬陽正暖,叢林靜寂,天高云闊,遠山嶙峋。正是出游好時節(jié),一起相約芒碭山!在幽深的山林中找尋返璞歸真的鑰匙,在深邃的夜空中察覺心中的明月。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