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縣黃洞鄉(xiāng)紂王殿村位于淇縣、衛(wèi)輝市和林州市三地交界處,古村落植被茂盛、風景秀麗,相傳商朝的末代帝王紂王曾在這里建立行宮、屯兵演武,留下了許多古跡和傳說。
△群山掩映中的紂王殿村
紂王殿村不僅名字里有紂王 還處處都有關于紂王的傳說
俗話說,地名是歷史的“活化石”,這一點在紂王殿村尤為明顯。馬兵峪、步兵峪、銅爐溝、鐵爐溝,是紂王殿村主要的幾條山溝,這些地名聽起來就是一派金戈鐵馬之聲。“相傳紂王當年在這里建立行宮、操練軍隊、打造兵器,于是就有了紂王殿這個名字。”5月25日上午,紂王殿村村委會主任劉金寶指著附近的一座山頭告訴記者,山上曾經有一座古建筑,一直到上世紀60年代還存在,相傳那就是紂王的行宮。
紂王殿村許多村民都曾在銅爐溝里撿到過箭頭之類的古物。“那些都是村民在山溝里放羊的時候撿的,還有人撿到過一塊大銅片,有人說是鎧甲上的護心鏡。”劉金寶笑呵呵地說,“這東西在家里放著也沒啥用,村民們就當作廢品賣了。”
紂王殿村有一條山溝叫皇姑溝,溝內還有一座皇姑庵,緊鄰皇姑庵有一處山坡叫落腳坡。相傳殷紂王的女兒有一次異常想念父親,就離開朝歌城,翻山越嶺到紂王殿村探望父親。行至山口時,她看到山口結滿了蜘蛛網,便誤以為此路不通,轉道走向了旁邊的山溝。行走中,山坡上一棵酸棗樹掛住了她的衣角,她俯身解裙角時,不慎墜入山崖,摔死在了溝底。從此,為了紀念紂王的女兒,這條溝被稱為皇姑溝,古人還在溝里修建了皇姑庵以作紀念。有意思的是,這附近的酸棗樹長得十分奇特,其他地方酸棗樹的針刺都是倒鉤,而這里的酸棗樹針刺都是直的。村民們說,當年紂王得知女兒因為被酸棗樹的倒鉤掛住衣角才墜崖而死,異常悲憤,說:“以后這里的酸棗樹不能長倒鉤!”于是紂王殿村一帶的酸棗樹便沒有了倒鉤。
如今的紂王殿村建于清末
目前不少史學界人士認為,周武王建立周王朝是在公元前1046年前后,據(jù)此,紂王殿村也有3000多年的歷史。紂王殿村地處中原地區(qū),特殊地理位置決定了此處是王朝更迭的必爭之地。因此,紂王殿村及附近的村落難以逃過戰(zhàn)亂之苦,再加上旱災、蝗災等自然災害,紂王殿村的原住民早已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如今紂王殿村的三大姓氏——劉姓、黨姓和逯姓均是從外地遷移而來。劉金寶告訴記者:“劉姓和黨姓是在清末的時候分別從林州市的姚村鎮(zhèn)劉家崗村、臨淇鎮(zhèn)黨家崗村遷移過來的,逯姓大概是從林州市牛家崗村遷移過來的。”劉金寶聽村里的老人說,祖輩們遷移過來的時候不知道此處叫紂王殿,當時村名叫槐樹岸。當年紂王殿村的土地大多歸附近西掌村的一個大戶人家所有,那家人的子孫不肖,抽鴉片把家產敗光了。就這樣,紂王殿村的土地成了無主之地,遷居而來的劉姓、黨姓和逯姓就在此定居并繁衍生息。
錯落有致的石頭古民居 處處透著簡約之美
登高俯瞰,群山環(huán)繞的紂王殿村秀美如畫。藍天白云下,村內清一色石頭民居造型古樸、錯落有致,有濃郁的太行山區(qū)石頭民居風格。
△古村落紂王殿村風景如畫。
村民們告訴記者,地處太行深山區(qū)的紂王殿村交通不便,蓋房子多就地取材,而山區(qū)最多的就是石料,石頭房子不僅冬暖夏涼,還結實牢靠。記者采訪時在村內偶遇了一位從安陽來的游客王先生,王先生曾到太行山區(qū)的多個古村落游玩過,紂王殿村的建筑風格和林州一些地區(qū)的風格很相似。
在紂王殿村建房需要用青石壘砌地基,村里許多村民因此學會了壘砌石材的手藝。“村里40歲以上的人,很多都會壘砌石材。”劉金寶告訴記者,至今還有很多村民靠壘砌石材的手藝在山西、山東、云南、貴州等地打工。
現(xiàn)在,紂王殿村常住人口有100多戶,大家守著祖宅居住,大部分的院落四四方方,推門即可見山,在雨季還能聽到潺潺的流水聲。石頭房厚重的墻體和不算寬敞的門窗除了在視覺上形成一種獨特的風格,還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外界氣溫的影響,5月25日當天,盡管戶外氣溫已經攀升至了30℃,屋里卻格外涼爽。
得天獨厚的文化旅游資源 讓村民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紂王殿村風景優(yōu)美,文化底蘊深厚,可是交通不便、土地貧瘠,村民為養(yǎng)家糊口紛紛外出打工,村里留下的多是老弱婦孺,村里常住人口從600多戶減到100多戶,一度“住處無鄰里,柴門獨掩扉”。
2016年,紂王殿村被確定為省級貧困村,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49戶108人,幾乎占到了全村常住人口的一半。“我們駐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挖掘文化資源、自然資源,文旅結合做旅游產業(yè),讓貧困戶盡快脫貧。”中電投河南電力公司派駐紂王殿村的第一書記賈旭對記者說。
△紂王殿村的農家小院旅游項目
經過幾年建設,紂王殿村已經今非昔比。村里建起了度假村,住宿設施齊全,還有拓展訓練中心和游客服務中心等設施。賈旭表示,度假村采取的是類似“承包”的方式,僅承包費用每年就可為紂王殿村集體收入增收十多萬元。
除了度假村項目,村里還大力發(fā)展農家院旅游項目。“兩年內我們累計投入了1200余萬元發(fā)展紂王殿村的鄉(xiāng)村旅游。”賈旭告訴記者,2018年,為了解決枯水期村民和游客吃水的問題,他們還為村里打了一口300多米的深水井,并重新鋪設了全村的水管。
此外,沿著村邊的水溝,紂王殿村還建起了一條800多米的棧道,“等到雨季來臨,河溝里有了水,這里更漂亮。”賈旭說。如今紂王殿村從最初年人均純收入低于國家貧困線漲到了現(xiàn)在的8000余元,全村僅剩的一戶貧困戶也將于今年底脫貧,紂王殿村已經從一個省級貧困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美麗鄉(xiāng)村。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支持及獨家負責媒體運營
網絡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