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千年古縣”“中國梁祝之鄉(xiāng)”。汝南旅游資源豐富,以“湖、寺、山、情、城”著稱。湖為中國最大的平原人工水庫——宿鴨湖;寺為亞洲單體建筑面積最大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南海禪寺;山為天下最中最小的山——天中山;情是千古傳奇愛情故事梁祝;城為——汝寧懸瓠古城。
五一假期就要來臨,除了好玩,來汝南吃什么?汝南縣美食有雞肉丸子、涮牛肚、馬蹄馓子、椒麻雞、留盆變蛋、雞汁豆腐干、五香大頭菜等。
· 雞肉丸子
汝南縣的夜市上有一種小吃,一鍋滾開的湯里浸泡著鵝卵大的丸子。這就是汝南獨有的歷史名吃 “雞肉丸子”。
雞肉丸子以雞肉和淀粉為主要原料。制作方法:先把淀粉打成糊,再把生淀粉泡開,雞肉切成小方塊,放入鹽、堿等佐料拌勻,然后把生淀粉和淀粉糊放入,在調(diào)拌均勻后,用手團成圓球狀,放入八成熱的油鍋內(nèi)炸,撈出放入溫水中泡發(fā)。另用一口鍋,倒入母雞原湯、佐料,燒開后,把發(fā)開的雞肉丸子倒入鍋里燒開后即可食用。其特點油而不膩,光澤如玉,食之雞味濃厚,松軟可口,是老幼皆宜的食品。
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雞肉丸子的制作不斷改良發(fā)展,雞肉丸子的湯里又出現(xiàn)了人們喜愛的鹵制簿豆腐,羊腦、雞腸等搭配食品,使古老的風(fēng)味小吃更具有特色。
· 椒麻雞
汝南縣名吃椒麻雞,采用煮、泡、吹、撕等工藝精工制作,取雞脯、雞背、雞腿三個部位的肉,加自制椒麻汁拌勻,吃起來無骨無渣,清香味十足,口感非常好。
椒麻雞主材料是開膛雞肉,主要烹飪工藝是煮。制作方法:將杭椒和小米椒洗凈去蒂后切成圈;青蔥取1根切成末;香菜切小段;生姜切成片備用;將洗好的雞腿和姜片以及2根蔥一起放入鍋內(nèi),倒入適量清水沒過所有材料。蓋上鍋蓋,用大火煮開后,用勺撇去表面的浮沫,然后蓋上蓋再以中火煮5分鐘熄火。熄火后不要打開,仍然蓋上蓋子燜10分鐘;10分鐘后,撈出雞腿浸入冰水中至完全降溫,然后撈出剁小塊放入大碗中;往裝著幾塊的碗里調(diào)入藤椒油、芝麻油、紅油辣椒、生抽、鹽、味精、白糖以及切好的青椒,然后拌勻;最后再倒入切好的蔥和香菜拌勻即可。
· 涮牛肚
涮,是人們進食的一種方法,北方的涮羊肉,南方的涮鍋,各有特色。汝南地處中原,經(jīng)過人們長期的飲食實踐,借鑒南北涮鍋的特長,創(chuàng)新出獨具風(fēng)味,包涵濃厚中原飲食文化的地方小吃——涮牛肚。
涮牛肚是以牛肚為原料,配以具有中原飲食特色的輔料,其兼有南北風(fēng)味,其價符合大眾消費,很快便盛行起來。其制作方法是:先把牛肚煮成七成熟,片成簿片,用長約尺余的竹簽串成串,再備好輔助小料如小酥肉、蘿卜丸子、油發(fā)豆皮、白菜、蘑菇、粉條、豆腐等。食用時,把事先煮好的高湯倒入涮鍋內(nèi),在桌子中間放上裝有湯的火鍋,待高湯煮沸后,放入牛肚串,再根據(jù)個人喜好依次將小蘇肉、蘿卜丸子等放入火鍋,然后將涮好的牛肚及輔料蘸著醬油、蒜泥、蔥末、辣椒、芥末油、芝麻醬、小磨油等調(diào)制佐料食用。酸、辣、甜、咸、麻,皆可根據(jù)自己的口味自由調(diào)制,其味道鮮美,清新爽口,多食不膩,別有風(fēng)味。
· 五香雞汁豆腐干
汝南雞汁豆腐干,自創(chuàng)制問世以來,就以其獨特的風(fēng)味,受到人們的喜愛。在其沿傳的歷史中,幾經(jīng)精心改良,至今更是香飄萬里。
五香雞汁豆腐干是以優(yōu)質(zhì)黃豆和母雞湯為主要原料,并佐以適量的大茴、花椒、丁香、涼姜等調(diào)味品加工而成,其制作工序復(fù)雜,質(zhì)量要求嚴格。一部分是選無病的新鮮肥母雞經(jīng)宰殺、洗凈后,放入鍋內(nèi)加鹵料、清水熬煮,制成鹵湯待用。另一部分是選上好黃豆料經(jīng)泡磨、煮漿、點漿、包坯、壓擠等過程制成豆腐毛坯。再將豆腐坯放入肥母雞熬煮的原湯中,按配方加入些佐料,或浸、或煨、或煮,幾經(jīng)不同火候鹵制后出鍋,在通風(fēng)處涼曬至干始成。
五香雞汁豆腐干的成品約一寸見方,呈醬褐色略帶光澤,內(nèi)似琥珀呈半透明。干而不堅,久存質(zhì)不變。食用時,溫水浸軟后,切成薄片或細絲,如加入適量蔥白絲,蒜百絲等素菜涼拌,則鮮美可口,咀嚼有筋,如與肉片,蔥白絲熱炒,則噴香可口,余味久遠,多食不厭,被奉為佐酒下飯之上乘。
· 汝南馬蹄馓子
汝南馬蹄馓子系用清油細面炸制而成,條細色黃,味道醇正,干吃焦酥,看而不膩,熬湯耐煮,柔而不泡,食用方便,易消化,且經(jīng)濟實惠。
· 汝南變蛋
變蛋去殼后,蛋體如琥珀般晶瑩剔透,有雪花斑點,蛋黃口感滑嫩香糯,風(fēng)味獨特,筋道有彈性,又便于攜帶和保存。在汝南提起變蛋,幾乎家喻戶曉。
· 五香大頭菜
五香大頭菜是汝南傳統(tǒng)醬菜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以其色澤黑中透紅、其味五香、口感清脆、食用方便、便攜易放等特點而馳名。
五香大頭菜以鮮芥疙瘩(俗稱“臘疙瘩”)為主料,以食鹽、醬色、各種香料為輔料,經(jīng)腌制而成。在腌制前置一口大缸,將削凈皮的新鮮臘疙瘩分層倒入缸內(nèi),每層先灑水,后撒鹽,上層多撒鹽,下層少撒鹽,裝好后加蓋,一周即可。后用撈罩將腌好的臘疙瘩撈出,放在晾棚上翻曬至七成干,然后將腌臘疙瘩的鹽水澄清舀出上面清鹽水,再加水攪化缸底泥鹽;次日再舀出清水,把缸洗凈。將清鹽水倒入缸內(nèi),放入熬制好的醬色及各種香料,攪化成醬紅,把曬好的臘疙瘩放入醬水中浸泡。待臘疙瘩浸足醬水后,再撈出翻曬。如此泡曬反復(fù)四至五次,使腌制成的大頭菜黑中透紅,表里如一。曬成后,存放在空缸內(nèi),分層撒上五香調(diào)味料面,用麻袋將缸口封好,一個月后,開缸即可食用。
汝南縣五香大頭菜,味美價廉,深受廣大老百姓的喜愛。抗美援朝時,五香大頭菜運往前線,成為廣大指戰(zhàn)員喜愛的佐餐小菜。如今五香大頭菜仍是普通家庭飯桌上的佐餐小菜。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責(zé)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901546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