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shù)》云:
羊肉一斤,水一斗,煮令熟。芋子一升,別蒸之。蔥白一升,著肉中合煮。粳米三合,鹽一合,豉汁一升,苦酒五合,生姜十兩,得臛一斗。
《齊民要術(shù)》將肉湯稱為“羹臛”。羹比較稀,可供飲用;臛比較稠,用來下飯。一斤羊肉,一斗水(北魏一升為四百毫升,一斗為四升,裝水八斤),一升蒸熟的芋頭,一升蔥白。將羊肉、熟芋、蔥白煮熟,然后加入三合(十合為一升)粳米、一合鹽、一升醬油、五合苦酒、十兩生姜,繼續(xù)煮。煮到米爛肉爛,湯汁變稠,一鍋可供下飯的羊肉湯就成了。《水滸傳》第二十八回,武松在牢城營受到款待,天明起來,施恩派人“送來一大碗肉湯、一大碗飯”,別無菜肴,估計是讓他用肉湯下飯,而那肉湯或許就是“臛”的一種。
元代忽思慧《飲膳正要》云:
羊肉一腳子,卸成事件,草果五個,上件同熬成湯,濾凈。用瓠子六個,去瓤、皮,切;掠熟羊肉,切片;生姜汁半合,白面二兩,作面絲,同炒。蔥、鹽、醋調(diào)和。
一條帶肩羊腿(一腳子是指腔羊的1/4,即一條羊腿帶一塊羊肩),剔下肉塊,剁開羊骨,加草果,熬成羊湯,將骨頭和肉撈出去,濾凈肉渣。瓠子六個,去皮去瓤,切成大塊。將撈出的羊肉切成片,與瓠子、姜汁一起放進(jìn)羊湯,燒滾以后,用來下面,用蔥、鹽、醋調(diào)味。
這道食物名曰“瓠羹”,曾經(jīng)是北宋開封最流行的羊湯做法。
現(xiàn)在開封羊肉湯館里售賣一道“四味菜”,實際上就是肉丸、木耳、金針菇、面筋與羊湯的結(jié)合體,這跟北宋瓠羹將羊湯與面條結(jié)合起來有異曲同工之妙。
河南省旅游資訊有限公司 主辦
河南省多緯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術(shù)支持及獨家負(fù)責(zé)媒體運營
網(wǎng)絡(luò)視聽許可證1609403號 豫ICP證號:B2-20040057 豫ICP備050178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