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儀(約608~664年)字游韶,陜州陜縣(今屬河南)人,家于江都。貞觀初,擢進(jìn)士第,召授弘文館直學(xué)士,遷秘書郎。他常參加宮中宴會,又曾參預(yù)《晉書》的編撰工作。唐太宗每屬文,遣儀視稿,私宴未嘗不預(yù)。唐高宗即位,上官儀為秘書少監(jiān),進(jìn)西臺侍郎,同東西臺三品。
高宗因?yàn)椴粷M意武則天的專斷,就和宰相上官儀商量廢掉武則天的皇后,上官儀答應(yīng)起草詔書。武則天的耳目得知后趕忙報告,武則天趕到后,軟硬兼施,說得高宗變了主意,還把責(zé)任全推到了上官儀的身上。武則天于是讓許敬宗捏造上官儀和已經(jīng)被廢的太子李忠圖謀反叛,將上官儀父子處死,籍沒其家,其孫女上官婉兒后為唐中宗李顯妃嬪。唐中宗李顯即位時,才得平冤,被追贈為中書令、秦州都督、楚國公、以國禮改葬。肖像列入凌煙閣,牌號是西臺侍郎同東西臺三品兼弘文館學(xué)士、楚國公。
上官儀長于南方寺院中,受南朝文化的熏陶和宮體詩影響,"文并綺艷"。儀擅五言,格律工整,內(nèi)容多為應(yīng)制奉命之作,歌功頌德,粉飾太平,形式上追求程式化。詞藻華麗,綺錯婉媚。因其位顯,時人多仿效,世稱上官體。他又歸納六朝以后詩歌的對偶方法,提出六對、八對之說,代表了當(dāng)時宮廷詩人的形式主義傾向,但對律詩的定型有促進(jìn)作用。《入朝洛堤步月》是上官體較好的代表作。而《八詠應(yīng)制》則是典型的宮體詩!度圃姟蜂浧湓1卷。 是初唐宮廷作家,齊梁余風(fēng)的代表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