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鎮(zhèn)之首,處于長江中游,古代以水運為主,有“九省通衢”之稱,后鐵路運輸發(fā)展,水陸并運,因處于我國南北中間位置,與其他省市聯(lián)系方便。
近百年來,江漢路以商業(yè)繁盛聞名華夏。商賈云集、佳賓輻湊、老店新廈、鱗次櫛比、南絲北錦、東珍西寶、琳瑯滿目、美不勝收,乃武漢購物之天堂也。沿路建筑也堪一絕,中西合壁、風格各異、石柱回廊、鐘樓天橋、拱頂圓窗、深巷老屋,令人目不瑕接、留連忘返。更有無數(shù)風流人物在此留下足跡,留下回聲。
世紀交替之際,江漢路又添風采。商業(yè)步行街脫穎而出,坦坦蕩蕩,全長1210米。歷史風貌,依依再現(xiàn),名勝景觀,比比皆是。老路煥發(fā)青春,其購物、休閑、旅游為一體。名街更加亮麗,創(chuàng)繁華、舒適、文明為一流。漫步此街,看春光秋色,采日精月華,焉能不心曠神怡,滿載而歸。
武漢廣場
購物中心引進國際、國內著名品牌與名優(yōu)暢銷商品10萬余種類、20余 萬品類,真正實現(xiàn)了“薈萃精品、服務大眾“的市場定位,成為廣大中外消費 者購物休閑的理想之首選
江漢浩蕩,云蒸霞蔚。江城有幸,名街多情。江漢路正穿越百年風雨,向新世紀延伸。
漢正街
是漢口沿河大道以北,并與之平等的一條街道。此處原是沿河的墟市,經過明、清兩代的發(fā)展,形成玉帶門、楊家河、武圣廟、石碼頭、永寧巷等若干個東西向的“正街”。漢正街是漢口歷史上最早的中心街道,是萬商云集、商品爭流之地。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水,發(fā)源于陜西省,由此注入長江,在很早以前,陜西省的商人就乘船順流而下,將貨物販運于漢正街中轉。漢正街最初是由貨物集散批發(fā)而發(fā)展起來的。漢口之名可以說是因陜西商販而得名,即漢水入長江口。而漢口的繁盛,與漢正街分不開。
漢口老字號中的葉開泰、謙祥益、汪玉霞等均發(fā)跡于此街。20世紀初,隨著漢口開埠,租界設立與鐵路的開通,漢口商業(yè)中心逐漸下移至長江岸邊。漢正街則演變成小商品市場。1979年,漢正街恢復小商品批發(fā)市場,首批擺攤經營的待業(yè)青年和社會無業(yè)人員100余名,1989年起,漢正街市場銷售額突破7億元,1990年起,國家、個體共同籌資數(shù)千萬元,興建與改建數(shù)處交易大樓,使?jié)h正街的交通和環(huán)境大為改觀。
中山公園
是全國百家歷史名園之一,始建于二十世紀初,經過幾代人的艱辛創(chuàng)業(yè),已成為集游覽、觀賞、文化、娛樂、飲食、游藝等多項服務功能于一身的大型綜合性公園,是武漢鬧市中的綠寶石
中山公園占地32.8萬平方米,其中水上面積6萬平方米。綠地率91%,古樹名木140株。景觀功能分前、中、后區(qū)。其中西合璧的園林風景,淳樸雋永的人文景觀,驚險有趣的游樂項目一直受到廣大游人的贊譽。
二OO一年,武漢市人民政府對中山公園進行了大規(guī)模改造工程,奮戰(zhàn)十個月,公園舊貌變新顏,園林景點如門樓雄姿、棋盤山色、金龍戲水、四顧春色、素春茹冰、松月凝碧、湖心秋月、勝利之光、虹霓大展、廣場鴿哨等令人留連忘返;人文景觀如武漢受降堂、受降紀念碑、大門樓、張公亭等令人深沉遐思;大型游樂項目如過山車、峽谷漂流、太空飛棱、豪華碰碰車、勇敢者轉盤、兒童誠、西游記宮等令人回味無窮。
解放公園
位于漢口解放大道北段。前身為英、法、俄、德、日、比六國洋商跑馬場,俗稱西商跑馬場。1953年始建公園,1955年5月16日(武漢解放六周年)建成開放,故名“解放公園”。公園占地面積為46萬平方米,其中水面7。6萬平方米,林木蔥蘢,綠草成茵,山水相依,鳥語花香。園內有梅花山、桂花嶺、櫻花坡、盆景園、中華名塔園等園林景點;有供游人娛樂的電影院、網球場、游泳池、保齡球館和劃船、摩天輪、太空船、飛毯、三星旋椅、超級秋千和遨游太空等現(xiàn)代化游樂項目,以及配套的飲食、茶社、商業(yè)服務網點。是市區(qū)最大的自然生態(tài)公園之一。
不知從何時起,有這樣一段民謠在民間廣為流傳: “緊走慢走,一天走不了漢口;東玩西玩,玩不夠民眾樂園! 馳名中外的文化娛樂名園-民眾樂園(原名新市場)位于武漢市中心--漢口中山大道上,從1919年開業(yè)至1995年改建,民眾樂園歷經七十多個春秋,榮辱興衰,飽經風霜,書寫出一部新舊中國舞臺藝術、娛樂文化的興衰。有一度還以“名園“之,與“名樓“黃鶴樓、“寺“歸元寺并稱為武漢鎮(zhèn)的象征。
民眾樂園
鼎盛時,包容著京劇、漢劇、楚劇、豫劇、話劇等劇種,另外還有曲藝、雜技、魔術等,娛樂方式琳瑯滿目,雅俗共賞。滿足了各層次民眾對精神生活的渴求。外地人若到武漢,必游民眾樂園,否則等于沒有到武漢;而武漢人則不能夠想象沒有了民眾樂園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