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族沒有自己的文字,只有語言口口相傳代代沿襲。所有瑤家女子的嗓子好像都是天生的清亮高亢,一路相伴,從城市走到鄉(xiāng)野,從現(xiàn)在走到昨天……
深邃奇妙的瑤族文化
盤王殿
我們的第一站是盤王殿,它是瑤族的最高神殿,座北朝南,兩旁是瑤家的吊腳樓,幾逑茸姹P王笑容可掬地坐在大廳正中,右邊坐著他的王妃,兩旁是他們的十二個兒女,每人一個姓,代表了瑤族的十二大姓氏。
每年的重大節(jié)日,盤王殿都會舉行形勢宏大的祭祖儀式,并有極具特色的“上刀山下火!北硌。我們此行有幸親眼目睹了許多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訓(xùn)練的人隨法師一起在燒得火紅的木炭上走,目瞪口呆。據(jù)說,只要在此之前有了半個月的禁欲凈身準備,任何人走在上面都是安全的,當(dāng)?shù)厝撕苷J真地告訴我們:“這個真的沒有辦法解釋!
青山綠水吊樓人家
霧江
霧江被稱為江華的“天河瑤池”,是電影《沒有航標的河流》的拍攝地,霧江沿途風(fēng)光秀麗,群山巍峨雄奇,依山而建的吊腳樓倒映于青山綠水間,相映成趣。這次旅程適逢小雨天氣,乘車在山路上走時,云霧繚繞,能見度很低,間或劃過車窗的都是清練如洗的綠色。有同伴不懼風(fēng)雨跑去霧江的吊橋上,俯視被細雨打濕的綠色帶子,以青山綠水為背景合影。因為天氣原因,我們沒能到對岸的吊腳樓一坐,沒能感受到更徹底的瑤族生活,多少有些遺憾。在我們這些水泥動物來說,長年住在江邊木制的吊腳樓里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秦巖
旅途的一大亮點是秦巖,相傳是秦始皇時期屯兵所建,因而得名。秦巖屬喀斯特地貌,有瑤鄉(xiāng)溶洞九寨溝之稱。洞內(nèi)千姿百態(tài),勝景宜人,“仙人梯田”、“玉鼠偷桃”、“玉犬望臘”、“石龍河馬”等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水晶洞中,泉水清澈見底,兩崖石壁、鐘乳千姿百態(tài),意境幽深。劃船的瑤家阿妹阿哥更是為我們進行了即興的對歌,歌聲在巖洞泉水間繚繞形成多層回音,甚為養(yǎng)耳。
原味老屋情
寶鏡古民居屬于計劃外的旅程。始建于明朝中期的寶鏡古民居整體韻味其實跟漢族的大宅院很相像,九井十八廳,布局科學(xué)講究風(fēng)水,圓雕、浮雕及鏤空等形象逼真。但最令人鐘愛的是它的原始,因為截止到目前它仍然是未被開發(fā)的,仍有當(dāng)?shù)氐拇迕窬幼∮谖葜,有正在冒煙的鍋灶和煙囪,有結(jié)著蜘蛛網(wǎng)的柴房,有穿著花棉襖在30公分高的木制門檻前玩耍的小女孩,甚至有豬圈里的陣陣臭味。這些都截然區(qū)別于打掃得干干凈凈專供參觀的廳堂,區(qū)別于隱藏在某個角落賣礦泉水的士多。我們很慶幸能夠趕上這樣的“原始情境”。
鏈接:
瑤族風(fēng)俗
婚嫁
瑤族文化中,女性具有比男性高的地位,婚姻以“贅婿”為主要形式,入贅的女婿要改姓,隨女家排輩,婚事也主要由女家操辦,新郎由接親客陪送,女家鼓樂半路相迎,與漢族的風(fēng)俗正好反過來。傳統(tǒng)婚俗中,離婚也非常簡單,只需夫妻二人到山頂上一起折斷一根樹枝,或者請長老喝茶作證明即可了斷。入贅的男子離婚時不能帶走任何財產(chǎn),女方亦可以“休夫”。
飲食
江華瑤族的食物味道都比較重,以“酸、辣”為主,幾迦搜堎e客時,擺在桌中央的就是一盆“瓜簞酒”,是當(dāng)?shù)厝俗约杭依镝劤傻,跟“米酒”的成分和味道差不多。另外,瑤族?xí)慣用荷葉米粉肉、豆腐丸招待貴客,豆腐丸的各色釀丸更形成了“瑤家十八釀”。
禁忌
瑤族禁食狗肉,因為傳說瑤族的祖先盤王是狗身,在歷經(jīng)了七七四十九天的煉爐,化為人身后才娶到了王妃。后代的瑤族人與狗聯(lián)系緊密,巡山狩獵、看護家院,狗與人十分友善,瑤族人早已把狗看成家庭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