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旅行團的豪華大巴,從仁川機場前往漢城,最先映入眼簾的除了是退潮的灘涂,就只有高速公路上飛馳而過的一輛輛小汽車了。導游突然很驚訝地指著窗外的一輛車,叫我們快看——原來是一輛寶馬,導游很自豪地解釋說:“外國車在韓國的公路上是很難見到的,國人擁有的車輛中差不多99.9%都是本國造的!
在韓國,城市中的房價很貴,大多數(shù)上班族都居住在郊區(qū),每天駕車上下班,所以,小汽車在韓國是必需品。韓國4600萬人口,擁有1300萬輛小汽車,其中僅漢城一地就有300多萬輛小汽車,它們占據(jù)了漢城40%的公路面積。
汽車在韓國的價錢相當便宜。最便宜的是在中國售價10萬元人民幣左右的大宇Tico,在韓國售價折合人民幣不到25000元。韓國的平均月薪為180萬韓幣,新參加工作者,只要工作三四個月,省下的錢便可以買一輛小汽車了。而韓國生產(chǎn)的最好的小汽車,例如現(xiàn)代的一款排氣量為2000cc的超豪華小汽車,售價不過為1300萬韓幣,折合人民幣不到10萬元。在韓幣1000萬以下的小汽車多達幾十個品種,形形色色地混在如潮的車流中?粗旭傇诼飞系囊惠v輛形狀可愛的小汽車,感覺作為一個愛車族,生活在韓國實在是一種幸福。
不過,對于韓國本土人,也許就如我們看待自行車一樣,他們視小汽車不過是一種代步工具,司空見慣了。韓國人每天平均要花費兩個小時的時間用于驅(qū)車上下班,每升1300韓幣的汽油費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停車就更成為一種負擔。在漢城,最便宜的停車費是每小時5000韓幣,而通常是30分鐘8000韓幣或10分鐘3000韓幣。如果不找到一個便宜點兒的停車位,他們辛苦一天的工資恐怕還不足以支付昂貴的停車費。因此,許多上班族會在早上不到五點鐘就從家里出發(fā),六點鐘在停車場一開門時,就搶占便宜的車位,然后在車上打打瞌睡,熬到上班時間。而每天下班時,同樣會為停車費盡心機,在快到家的時候,就趕緊電話通知家里的老婆孩子,他們便會跑出門去,搶占路邊的一個免費車位,直等到一家之主回來。
由此可見,韓國盡管可以說是一個行駛在車輪上的國家,但在韓國與車有關(guān)的一切,卻并不是中國愛車一族想象中的浪漫,而是充滿了生活的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