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我站在窗前,大道的盡頭就是那舉世聞名的吉薩金字塔群,在朝陽的沐浴下,靜靜地矗立了4500年。當我真正進入金字塔區(qū)時,看到的卻是三座如窩頭般的巨石堆,石堆前人流如潮,小販們則在人群中穿梭著推銷他們的商品和服務,我絲毫沒有感受到耳聞中的那般宏偉,更談不上什么感動了,略有些失望。不過轉(zhuǎn)念一想畢竟我親眼看到了世界七大奇跡中唯一仍存于世的建筑,也算不枉此行了。
吉薩金字塔群由三座大金字塔組成,分別是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門卡拉金字塔,從血緣角度來講,這是祖孫三代。其中胡夫金字塔最高,也最富盛名,當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爬上這座金字塔留影時,我才切身感受到了那一塊塊重達2噸的巨石的龐大,在4500年前,古埃及人要耗費怎樣的心血、多長的時間才能將這一塊塊巨石壘成一座金字塔!
哈夫拉金字塔以它的獅身人面像聞名于世,其實它自身也很有特色,塔尖處有非常光整的平面,建造時曾有一層用石灰石拼成的貼面,在陽光的照射下,呈現(xiàn)出晶瑩的亮白色,非常具有裝飾效果,可惜現(xiàn)在什么都沒有了。由于胡夫金字塔內(nèi)部限制人數(shù),所以我們選擇參觀哈夫拉金字塔的墓室,先是低頭彎腰走過一段又一段的狹小甬道,當最終來到空空如也卻熱得象洗桑拿一樣的中心墓室時,我看到的除了一具空石棺外,其他一無所有。可是人類旺盛的好奇心驅(qū)使了一批又一批的各國游客前仆后繼地進去一探究竟。走出哈夫拉神廟,充滿神奇色彩的獅身人面像就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歲月在它的臉上留下了太多的傷痕和滄桑,而它無視這些,始終伏在茫茫的沙漠,默默地望著同一個方向,它在期待什么?我不禁也順著它的目光,望著那幾千年來也不曾改變的方向。
離開吉薩,我們驅(qū)車前往比胡夫金字塔早100年的塞加拉梯形金字塔,它是現(xiàn)存最早的金字塔建筑,由古埃及著名建筑師伊蒙荷太普設計建造,是古埃及板凳墓過渡到金字塔的一個重要階段。繞著梯形金字塔順時針轉(zhuǎn)了一圈,沒有喧嘩的游客,沒有煩人的小販,我對金字塔的參觀漸入佳境。站在高坡上,遠處代赫舒爾的彎曲金字塔、紅色金字塔以及其他一些金字塔孤零零地屹立在沙漠之中,數(shù)千年不變,悠悠歲月在金字塔面前也絲毫不起作用,此刻我終于感受到了金字塔的永恒和偉大。
結(jié)束了金字塔的參觀,我們前往埃及古王朝的首都——孟菲斯。孟菲斯的歷史要追溯到公元前3200年,上埃及的法老美尼斯統(tǒng)一埃及后就定都于此,是古代最偉大的城市之一,現(xiàn)在一切早已蕩然無存,能參觀的只有一個考古公園。公園的主體部分是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像,巨像已不完整,膝蓋以下全部缺失,完整的雕像估計有14米高。巨大的雕像需要用2層樓的陳列室來安置,而我們只有在2樓時才能從各個角度來看清這位第19王朝偉大法老的英俊面容。
凌晨3:15我們所有前往阿布辛拜勒的旅游車在阿斯旺集合,為防止原教旨主義者的恐怖襲擊,由當?shù)鼐囎o送,浩浩蕩蕩地開往埃及與蘇丹邊境舉世聞名的阿布辛拜勒神廟。
阿布辛拜勒神廟是古埃及留下的最宏偉、最美麗的建筑之一,而它格外引人注目則是緣起于1964~1968年的整體搬遷。因阿斯旺大壩的建成,神廟被納賽爾人工湖淹沒,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號召下,全球51個國家投入到拯救古跡的運動中,人們將神廟切割,后移一百多米,再重新組裝。來埃及之前我就曾看過相關(guān)的紀錄片,當時對神廟充滿了憧憬,而今天我卻能在現(xiàn)實中真正地面對它、觀賞它、觸摸它,這一切都讓我興奮無比。車行3個多小時,穿越茫茫大漠,終于抵達阿布辛拜勒。沿著波光粼粼的納賽爾湖,步行至神廟正面,到處是人山人海,各種膚色、使用不同語言的游客們都懷著崇敬的心情前來朝圣這偉大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