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前249年,秦孝文王死,太子子楚在客卿呂不韋支持下即位,這就是秦莊襄王。秦莊襄王以呂不韋為相國,主持軍政;并封呂不韋為文信侯,封國河南。河南包括河南縣和洛陽縣。二縣地處伊洛平原腹地,經(jīng)濟發(fā)達,人口密集,有納稅民戶十萬家約二十萬口人。呂不韋憑著相國的政治地位和河南、洛陽二縣的經(jīng)濟基礎(chǔ),在洛陽城大建宮室,廣招門客,為其效力者達二、三千人。
呂不韋聲勢顯赫,如同諸侯國君。秦莊襄王在位期間,呂不韋指揮秦軍滅東周,兵臨韓都新鄭、魏都大梁,控制了中原腹地。公元前246年,呂不韋與太后合謀,毒死秦莊襄王,立太子贏政為王。
秦王贏政年幼,尊呂不韋為“尚父”,秦國內(nèi)政、外交都取決于呂不韋。期間,呂不韋連續(xù)發(fā)兵東進,秦的領(lǐng)土不斷向東延伸。特別經(jīng)歷了信陵君五國合縱抗秦的考驗之后,秦滅六國的形勢已經(jīng)形成,正當(dāng)呂不韋躊躇滿志的時候,公元前238年,秦王贏政親政,以政治家的膽略,鎮(zhèn)壓了嫽毒之亂。呂不韋陰謀敗露,被免去相國之職,回到封國河南,歸居洛陽。
呂不韋雖然回洛陽為平民,由于他在七國中的聲望,到洛陽拜訪的人絡(luò)繹不絕,日夜門庭若市。消息傳到咸陽,秦王政感到不安。為根除隱患,公元前237年,秦王政下令呂不韋舉家遷往四川。呂不韋不堪遭受侮辱,遂飲毒酒而死。消息還未傳到咸陽,門客悄悄地把他的尸體葬在洛陽北邙(在今偃師首陽山鎮(zhèn)大冢頭村)。秦王政聞信大怒,嚴厲打擊呂不韋黨羽。數(shù)千門客有的被革職,有的被流放,呂不韋的封地也被沒收,劃歸三川郡,一部分屬河南縣,一部分屬洛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