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湯圓的做法讓小孩感到新奇
商家推出的湯圓種類繁多
雖然自小接受了薯條,但小孩并沒忘卻傳統(tǒng)口味
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或“小過年”。在中國傳統(tǒng)生活里,這一天,家家戶戶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其中元宵就是我們常說的湯圓。
湯圓味道
湯圓作為元宵節(jié)的食品,相傳始于東晉,盛于唐宋。宋周必大在《元宵煮圓子》詩中,有“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之句,寓意在一年的頭一個月的月圓之夜吃元宵,闔家團圓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樂幸福。
不過,按照亨廷頓的原理,這個世紀的競爭將是文明的競爭。我以為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下一代人的口味,受薯條文化影響長大的卡通一代,還能懷著持重的心靈在元宵節(jié)去品味一碗湯圓嗎?
在我生活的陳家祠附近,有一間賣甜品出名的沁芳園,元宵前,這里的師傅也常在店中“切磋湯圓”,從老口味的姜汁湯底麻蓉餡料,到時尚一些的芝麻花生糊湯底紅豆草莓餡料,年長者自然見怪不怪,難能可貴的是一些懵懂頑童不僅看得津津有味,而且能吃出個子丑寅卯。
一家番禺沙灣的老字號,到陳家祠這種老地方開分店,又賣湯圓之類的“老玩意”,沁芳園對傳統(tǒng)的力量真能信心滿滿?現在機械化生產的速凍湯圓已經在超市里面獨當一面了,傳統(tǒng)的手工湯圓還能與之競爭嗎?店里伍先生堅定地羅列出了手工湯圓的三大優(yōu)勢,首先,傳統(tǒng)的工藝在口味上更有自身的價值;其次店中湯圓全部新鮮現做,和超市里的速凍湯圓比起來更有久煮不爛的優(yōu)點;最后廚師的現場手工操作遠比機械操作能保證質量。一飲一啄不經意,但愿元宵的湯圓,能成為世世代代的故事。
湯圓推薦
本地口味 廣州人最喜歡吃的是帶湯的甜湯圓,特別是麻蓉湯圓。傳承這種老口味的老店今天還散布在廣州的各個角落。
食肆 佳叔湯丸王地點:寶華路
西關名食家地點:上下九路
新奇口味 各地都有湯圓,但油炸湯圓、酸菜炒湯圓你吃過嗎?在廣州為數不多的幾家貴州餐館里就能吃到。
食肆 貴州人地點:黃埔大道西
黃果樹地點:環(huán)市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