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洛陽西行40余公里,可達新安縣鐵門鎮(zhèn)。鐵門南有雄偉的青龍山、北有逶迤的鳳凰山,"龍"、"鳳"對峙,澗水穿流。
鐵門最吸引游人之處當推"蟄廬"它是原國民革命軍將領、前中國歷史博物館副館長張鈁先生的私人花園。而"蟄廬"最有魅力的地方則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千唐志齋。這是一座包括一走廊、三天井、十屋個孔拱式磚窯的建筑,內(nèi)藏1400多件碑刻,因大部分是唐代碑刻,故名"千唐志齋"。張鈁先生生前酷愛金石書畫,在他有生之年,將流散于洛陽地區(qū)民間的志石多方羅致,送達故里鐵門,在自家花園"蟄廬"西側專辟一隅,鑲嵌儲存。中國近代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為齋室題額。
千唐志齋收藏的碑刻,多為歷代名家遺墨,其中有南朝王弘所書的行草條幅,宋代米芾的行草對聯(lián),元代趙孟 的楷書碑文,明代董其昌所書橫披,清代"神筆"王鐸及劉鏞、邵瑛、韓東籬、鄭板橋等人的墨跡。此外還有由蔣介石(中正)撰文、賀耀祖隸書,有國民黨43名省級黨政軍官員署名為張鈁先生慶祝七十壽辰的匾《賀壽序》石刻。
千唐志齋里保存著鄭板橋作的4幅《題竹》詩畫,這四幅畫不僅畫出了春夏秋冬四季景色,而且畫出了陰晴雨雪四種天氣。巧妙的構思,顯示了作者深厚的功底。
由于千唐志齋所收的墓志,主要為唐代碑刻,故有人稱其為"石刻唐史",同時我們也可從中窺見中華書法演變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