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雙休日,奧林匹克公園開始面向市民大規(guī)模放票。據統計,僅周六一天就有23.6萬游客涌入,讓周末的奧林匹克中心區(qū)熱鬧非凡。
入口免費發(fā)地圖
16日是奧林匹克公園對觀眾開放的第一個雙休日,加之15日開始的田徑賽事,公園內游客激增。據介紹,整個奧林匹克公園有40個香港維多利亞公園那么大,為了讓游客在巨大的公園內不犯暈,安檢入口的志愿者在首次為游客免費發(fā)放公園地圖。在這份《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導覽圖》上,清楚地標明了園內各個場館的位置,還對主要場館、公共設施、餐飲休息區(qū)進行了介紹。
水立方前玩水
記者直奔標志性場館建筑鳥巢和水立方,在途中,被一群與水嬉戲的孩子們吸引而停下來腳步。在鳥巢和水立方之間的廣場上,噴泉正隨著音樂起舞,背景音樂有中國民樂《茉莉花》,也有激昂的貝多芬交響樂《命運》,在悠揚動聽的音樂聲中,噴水宛如金蛇狂舞,時而旋轉飛濺,這里成了孩子的樂園。他們索性脫掉鞋子,在水中追逐奔跑,他們的快樂感染了廣場上所有的人。
人人爭當火炬手
當然,不少人是為了親睹圣火而來,從鳥巢外圍青瓦白墻的“中式”廣場,到荷花綻放的親水平臺,游客們不斷調整著角度,頻閃快門,希望與鳥巢圣火臺上的主火炬來一次“親密接觸”。不過,由于持有參觀券的游客不能進入鳥巢內部,有創(chuàng)意的游客選擇恰當的角度,作“高擎火炬狀”,來照相留念,著實過了一把托舉“祥云”的癮。
爭當火炬手的人還不少呢,包括三星、大眾、強生、移動、可口可樂在內的15個奧運合作伙伴的高科技展覽館內,都有不少人親身體驗火炬手的滋味,不少游客在排隊進入展館后,手持贊助商提供的火炬作出種種振奮的表情和動作,并且興奮地表示,已經體驗到了親身參與傳遞火炬的感覺。
“排隊”成了中心詞
記者一行所到之處只有一個中心詞,就是——排隊。為了進公園,排隊;為了搶占一個公認能拍攝到圣火在鳥巢上熊熊燃燒的最佳角度,排隊;為了進入奧運合作伙伴的高科技展館,仍要排隊。
毫無疑問,15個奧運合作伙伴的高科技展覽館也迎來了雙休日參觀高峰,在志愿者的指引下,數千名游客都在展館門口排起了長龍,每個展館都需要耗費近1個小時的時間才能進入,但游人仍樂此不疲。
排隊自有排隊的收獲,幾乎每個高科技展覽館內都有“小禮物”奉送,有送奧運徽章的,有送北京地圖的,還有送清涼飲料的。記者在中國移動的高科技展館門外,看到工作人員問一位排隊的姑娘:“你是不是排第5次了?”姑娘當時就不好意思地笑了,當聽說她是為了得到5枚奧運徽章送朋友后,工作人員笑了:“沒關系,你繼續(xù)排著吧。”
超級商店人超級多
公園內的每個角落都可以用人流如織來形容,出售國旗和國旗貼紙的攤點隨處可見,生意都不錯,而出售奧運特許商品的超級商店更是人潮洶涌,為了保證參觀者有序進入,超級商店門口拉起了排隊隔離線,每隔2到5分鐘放進20至50人,但是幾百米長的隊伍并沒有打消人們進入商店的念頭,而是不斷加入。
“超級商店”的一位銷售員喘著氣告訴記者,從上午起買紀念品的人流就沒停過,生意很火,從2000多元的仿真“祥云”火炬到10來元一枚的奧運徽章,都賣得好極了;照鲁闪藠W林匹克公園內最流行的飾品,有的人身上甚至別了十幾枚。
與“超級商店”相類似,園區(qū)內的一家超級大的麥當勞快餐也幾乎“賣翻天”,餐桌擺到了餐廳外,還繞著餐廳迂回了好幾圈。餐廳外足有1米高的垃圾箱里也是滿滿的,里面全是飲料瓶和餐巾紙,回收垃圾的志愿者臉上透著疲憊。
想寄張明信片也不容易
緊鄰超級商店的是奧林匹克公園內唯一的郵局,這里的情形和超級商店沒什么差別,“人龍”迂回,兩條隊伍蜿蜒迂回,一直排到大門口。這里的郵品全跟奧運有關,但是跟商店自選不同,隔著柜臺,記者無法一一鑒賞郵品,同行記者楊光排隊1小時,購得“套餐”一套,包括第29屆奧運會競賽場館郵冊一套,4個加蓋奧林匹克公園郵戳的首日封,兩張北京奧運會開幕紀念的四方聯,花費350元。
不少游客表示,排隊排到腿軟就是為了在這里購買到明信片,寄給親朋好友,因為這里郵寄加蓋的是奧林匹克公園的郵戳,特有紀念意義。也有不少集郵愛好者專門在這里等待交換首日封,以集齊奧運發(fā)行的各式首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