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2008年,商丘燧皇陵景區多方籌資,先后爭取到省文化產業項目貼息資金100萬元,國家旅游專項補助資金70萬元,加上自籌資金27萬元,共投資197萬多元,不斷完善燧皇陵景區的基礎設施和景觀建設,并取得了顯著成績。
燧人氏藝術塑像由河南雕塑藝術委員會主任吳樹華先生設計,鄭州華源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加工制作。該塑像為坐像,高4.95米,重約5噸,青銅鑄造,由睢陽區委、區政府2008年12月23日敬立于燧皇陵神道與山門之間。
燧人氏形象高大威嚴,充滿智慧、勇敢和自信。他腳踩燧木,左手緊握木棒,右手捧著火球,端坐于石幾,是一副鉆木取火成功后的形象表現,展示了中華火文化的起源及人類祖先創造的遠古時期的文明。燧人氏像下為基座,邊長3.3米,高3.6米,紅色花崗巖砌筑,正面嵌刻著“萬古一帝天皇燧人氏”小篆字樣,背面陰刻“燧人氏簡介”。像前分別擺放有香案和香爐,供游客膜拜。塑像、基座、香案等共計投資 100余萬元。
幾千年來,人們尊燧人氏為“三皇”之首,為“天皇”,歷代敬仰。2006年4月,中國首屆火文化研討會在商丘舉行。與會的40多位中外專家學者一致認定燧人氏陵在商丘;燧人氏發明人工取火,開創了人類文明的新紀元。
燧人氏鑄銅塑像的設計制作及敬立完成,為燧皇陵景區增添了一道別致的景觀,進一步豐富了景區的文化內涵。
燧皇陵原為綠籬圍墻,是2005年全國十運會時栽植。由于綠籬易燃、易被破壞,隱患很大。2008年6月,商丘古城旅游區投資100余萬元,建設仿古式圍墻1020米。該圍墻藍磚砌筑,灰色板瓦,墻體中間為天安門紅顏料涂刷,安全壯觀,古色古香。
燧人氏藝術塑像及燧皇陵仿古圍墻的建成,增加了燧皇陵景區的景觀內容,使景區的功能更加完善,為景區的日常管理和經營收入的增加創造了更加有利的條件。